第649章 348旅途记事三十四:音乐在心中(2 / 2)

加入书签

“1735年的意大利,其中到底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五十岁的巴赫,有什么东西令他感到惊叹,他的创作灵感又是来自何方?”

孩子们难以置信,在他们看来,巴赫在今天就是大明星,大音乐家,大演奏家,应该是那种每天都在全世界各地开音乐会的大人物。

孩子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不妨碍大家已经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产生了求知的欲望。

片刻,x老板款款开口,“在研究这三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从1735年的爱森纳赫回到十三世纪的欧洲音乐。”

现场顿时笑声一片。

“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文艺复兴让西方音乐迅速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孩子们点头!

“我们现在不妨试想一下,巴赫心目中的意大利应该是什么样的?”

“没错,这首作品就是巴赫五十岁的时候写出来的。”

台下后排远处忽得冒出一声:“五十岁。”

刚才没有举手的孩子中,又举起了大半。

“你们想想,咱们今天下午刚说过,巴赫家族有多少人。”

“十三世纪以来,意大利一直是欧洲宗教中心与文化中心。”

“无论巴赫看到了什么,我想他一定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维瓦尔第的旋律,那些停顿转折,那些起伏绵延,就像是一条漫长的人生长路。”

“巴赫写了非常多以地域名的作品,法国组曲啊,英国组曲啊,我知道你们不少都听过,甚至也练过。”

那他那些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你们一定在想,既然他哪都没有去过,他是怎么构思出这些地方的音乐特色,他是怎么写的?”

“声乐的圣咏、康塔塔、歌剧。”

“你说你说。”x老板看向四排的几个孩子,“就你,你刚才说什么?”

“或许看见了威尼斯泻湖的壮丽景色。”

“在我看来,这个抒情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没错,维瓦尔第。”

孩子们虽然不太懂什么是绩效,但是他们又大概理解为会扣工资,再一想到扣工资这三个字,大家仿佛一下就觉得巴赫老爷爷离他们好近。

可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一生没有离开过家?

一顿。

“孩子们,这首作品叫做意大利协奏曲。”

“知道为什么吗?”

“巴赫为这种风格深深陶醉。”

“或许还有人正在猜想这是巴赫去意大利旅游,旅途中灵感而发写的一首作品,有没有?”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故土,他一生的足迹没有踏出过家乡半步。”

“孩子们,让我们回顾一下刚才的音乐,它的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我们听到了歌声,听到了舞蹈,在第二乐章,我们听到了抒情。”

“因为他不敢直接就用意大利协奏曲,他害怕写的不好被人喷,所以加了个趣味,意思就是俺写着玩玩,你们别太当回事。”

哈哈哈哈——

“关于巴赫音乐的秘密,其实他早已写在他的每一个音符之中。”

包括李安在内,他也一直都没有完全把巴洛克时期各种音乐风格之间的碰撞交汇搞清楚,尤其是巴赫与维瓦尔第间的渊源。

孩子们好像一下明白了,他们知道协奏曲,需要有乐队伴奏的。

“巴赫或许看见了维瓦尔第用颤音勾勒出了宫殿城墙上的镂刻,门框边的波纹。”

众孩:“?!”

x老板连着提出了三个问题,台下马丁教授再次将x老板的话翻译给其他三位外国教授。

“巴赫出生在1685年,他创作意大利协奏曲是在1735年。”

“到了巴洛克时期,注意,意大利音乐有两个突出的成就,其一是歌剧诞生并迅速繁荣发展。”

“你们见过可以在一台钢琴上独奏的协奏曲吗?”

台下一半的孩子举起了手。

顿时间,孩子们觉得巴赫老爷爷真的好厉害。

老查理点点头,露出了思考的模样。

哈哈哈哈——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是一首协奏曲?”

“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以后当我们演奏巴赫音乐时,不妨想想这首意大利协奏曲。”

“音乐在心中。”

片刻。

“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