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粒种子也可以改变世界(1 / 2)
第275章一粒种子也可以改变世界
徐父指了指电视,但这会儿新闻画面已经切换了,只好说道:
“苜禾农牧又上新闻了。”
“苜禾?”徐小雪嘴里呢喃了句,又看了看电视画面,新闻频道。
“因为啥?”
“亏你还是种业周刊的呢!”徐挺说道:“粮食增产,耕地面积增加的事啊!”
“我在网上看到了。”徐小雪恍然。“正在写玉米种子和粮食方面的文章,耕地倒还真没注意。”
徐廷说道:“耕地增加也和种子有关,就两年前报道的吃盐植物,你可以研究一下。”
徐小雪愣了愣,但想起两年前金塔盐碱地变草场曾引起的轰动,这也完全说的过去。
“好,谢谢爸,我先忙去了。”
说完,徐小雪瞄也没瞄沙发上另一侧的徐母宁彩娟,径直往卧室走去。
宁彩娟小声抱怨道:“下班了还搞什么工作,都二十七八的人了,一点也不着急啊!”
迎来的却是不大不小的关门声,“砰!”
宁彩娟目光瞪着徐父,眼中似乎带有火。
徐廷苦笑了声,说道:“小雪和张扬不来电,你这样逼她没用的。”
“我也没强求她和张扬啊,关键是她不和男性接触。”宁彩娟气恼了,“以前还感觉她对苜禾老板有意思,现在也没来往了。”
“我咋没看出来。”徐父摇了摇头,“小雪不和嘉禾接触,还不是你朋友赖敏君闹的,污蔑天玉1号是转基因,连累小雪也被调岗了。”
一番话,让宁彩娟哑口无言。
卧室里。
徐小雪也听到了父母的讨论,但却没怎么在意,她和郭阳也只是萍水相逢。
更多是敬佩企业家的职业道德,没有男女方面的心思。
好不容易调回种业周刊工作,一回来,她就盯上天禾种业,粮食增产和天禾的良种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没想到滨海盐碱地改良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
徐小雪在网上浏览着。
可能是新闻联播的播出,网友们对耕地面积增加有了更多的了解。
尤其是央视这次同样采取了直升机航拍的方式,将牧草、水稻、小麦、大豆的画面更直观的展示。
视觉的冲击和对比,让许多人回想起两年前的报道。
这次的震撼比上次更甚。
“两年前,看到二十万亩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绵延的草场,我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真来了时,仍然激动的难以平静。”
“哈哈哈…我就是东营的,盐碱地确实很多,没想到现在都变良田了。”
“江苏的,第一次知道条子泥垦区,第一次知道还有海水稻……”
“我们国家有15亿亩盐碱地,有5亿亩都具有可开发的潜力,加油啊,我的国!”
“又是苜禾农牧,优质牧草、草种……还真是靠一棵草打出了一片天地!”
“苜禾农牧别看名声不显,但几次出名都是大事,而且听说其利润惊人,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看到这些评论,徐小雪露出会心一笑。
但网友们只知道苜禾很牛逼,其实天禾种业也丝毫不输于苜禾,还有丰凯农机也是国内知名企业……
对于天禾和苜禾的母公司--嘉禾集团,人们更是知之甚少。
网上的信息也鱼龙混杂,很多网友也是在云里雾里的吃瓜。
“去年不是说只有1.13亿亩后备耕地资源吗?到底哪个才是准确的啊?”
“海水稻是种在海里的吗?还是用海水浇灌?”
“粮食怎么增加了那么多?”
类似这样的言论也不少。
有很多还可以进行深入挖掘的地方,甚至有没有可能给嘉禾做一期专访?
寒冬宁静的夜里,徐小雪坐在电脑前,默默的写着稿件。
而她只是众多媒体工作者中的一位,这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
……
第二天。
报纸、网络媒体、地方电视频道上都多了很多相关报道。
粮食增产,耕地面积增加的热度开始上升,人们逐渐开始走出三聚氰胺带来的白色恐怖。
这些报道里不乏农民日报,科学技术报等专业的报刊,获得的信息也更为的权威。
一经发布,就受到了众多的关注,随后又被转载到了网络上。
这些媒体围绕着具体的地点和农户做出了详细的报道。
直到这时,广大的社会群众才了解到已经有很多人通过盐碱地改良发家致富了。
“东营农户高晓霞承包了一千亩盐碱地,通过一季牧草,一季小麦,只是一年的时间,每亩就能赚两三百元。”
“潍坊某农户,通过大豆和小麦的轮作同样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
“苏省条子泥垦区,今年海水稻试种成功,产量达到了1100斤每亩,明年将大规模推广……”
“三聚氰胺爆发,苜蓿走俏,农户因祸得福,积攒的苜蓿干草在冬天卖出了高价。”
农民日报等也对粮食增产,耕地增加的原因做出了分析。
然而,群众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上面。
致富经为什么有那么多受众?
就是因为人们对发家致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业致富的门槛又好像很低。
别人能行,我为什么不行。
网络门户和媒体也是懂流量的,迅速的捕捉到了人们的关注点。
开始深入盐碱地改良的一线收集资料,甚至杜撰发家致富的案例,不断的刺激着人们的眼球。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周边地区知道一些情况的人也下定了某种决心。
外地的也有不少人涌入这片热土。
而在这种情况下,一篇以天禾种业和苜禾农牧为视角解读的文章,迅速的脱颖而出。
文章来自种业周刊,撰稿人徐小雪-——“粮食增产,耕地面积增加,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积累了众多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但滨海盐碱地能获得如此迅速的突破,其最大的功臣却是来自于一种牧草种子--苜禾1号。”
“来自于苜禾农牧,其优质苜蓿畅销海内外,也是此前赢得国民口碑的河西乳业最主要的牧草供应商。”
“就是这么一款营养物质丰富的优质牧草种子,其还具有极其强大的‘吃盐’特性,
即使是重度盐碱地,苜禾1号也能较好的萌芽生存,并在一两年内就将土壤盐分含量迅速的降低到6‰以下,甚至3‰以下。”
“而这款种子的市面售价高达500元/斤,按2006年的盐碱地改良数据推算,苜禾农牧一年的种子销售额就高达八九十亿元……”
“别忘了,苜禾农牧的牧草业务也大量出口,曾有公开报道,苜禾和岛国就签订过10亿元以上的订单。”
“苜禾农牧通过苜禾1号推动了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也促进了农田土壤培肥,为国家增加了大量耕地。”
“同时,也在这一年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看到这里,网络上的吃瓜群众,都无比的震惊。
八九十亿元!
卧艹!
苜禾农牧这么赚钱的吗?
牧草的出口单价接近3000元/吨,利润已经够惊人的了。
这种子还要更逆天啊!
而商界和金融界的精英人士,震惊的同时还无比的难受。
果然,好公司都是别人的。
但这种惊讶还远没有结束,随着继续阅读,种业界隐藏的巨头逐渐的开始浮出水面。
“从2004年开始,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名为天玉1号的玉米种子。”
“短短三年,天玉1号已经将郑单958斩落马下,登上了国内玉米种子的王冠。”
“天玉1号有多优秀呢?”
“其开创了耐密、单粒播种、田间三会技术服务的先河,亩产量在西北地区能达到3000斤,其它产区能稳定在2000斤以上。”
“亩产提高了1000斤。”
“这两年,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的农户通过种植天玉1号,采用新种植模式,实现了玉米产量的跃升,增收致富。”
“去年,天玉1号的推广面积接近6000万亩,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只天玉一个品种,就让我国的玉米总产量提高了3000万吨。”
“这次粮食增产数量是5400万吨,只天玉1号就占据了一半还多,可以说天玉1号是粮食增产最大功臣。”
“天玉1号是天禾种业旗下的主打品种,该公司还有小麦、大豆、马铃薯等高产种子,同样在各自的地区带动了产量的增产。”
“以定西马铃薯为例,天禾的脱毒马铃薯种苗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以上,而往年这个数据是2800斤。”
“还有闽省的胡萝卜,天禾的超级红芯产量甚至能达到1.5万斤以上……”
“诸如此类,天禾种业通过优良品种繁育,与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让农民朋友大获丰收,可以说是粮食增产的第一功臣。”
“其也从种子销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天玉1号单价60元/公斤,是其余种子的3~5倍,销售情况却依然火爆…其余粮食、果蔬种子也皆是类似的情况。”
“在今年的种业50强评选中,天禾种业以无可争议的优势登顶。业内人士透露,天禾种业的营收已经破百亿,利润惊人,国内的上市种企营收加起来也拍马不及……”
等看完天禾种业的介绍,吃瓜群众已经有些麻木的感觉。
这时候还没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的宣传,社会上对种子的重要性认知其实是有限的。
尤其是城里很多人,压根对种业的情况就不了解。
有人带头声讨转基因,那就跟着凑個热闹;有人怒斥食品安全,那也凑个热闹。
然而,天禾种业却打开了人们的认知,尤其是结合了各种致富故事,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金融界和商界人士也被颠覆了认知。
md!
国内那一堆上市种企是干什么吃的,种子销售额破百亿啊!
种子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他们也大概清楚,即使天禾付出的成本要高上一些。
那也是惊人的利润!
同时他们也敏锐的从文章中捕捉到了信息:玉米单产大幅提高。
耕地面积也增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