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农民工返乡;棉花期货(求月(2 / 2)

加入书签

这个速度和贵航大致相当,不过贵航今年只批量化交付了100台。

不管怎样,国内采机市场由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郭阳知道迪尔天拖气得牙牙痒,但就和华夏蔬菜出口到岛国面临各种困难一样,想赚别人的钱就得有自己的优势。

而迪尔目前的优势只有更成熟的技术。

不过其价格太高了,丰凯的采机定价88万元/台,迪尔则至少要150万以上。

巨大的价格差距足以抹平其中技术不成熟之处。

而且丰凯也有独特的优势,高产的天20种子——适合机采种植模式——量身定做的采机。

这两年天的产量就是证明。

贵航也有利益联结机制,它的股东里有兵团某师,以及石河子政府,出生自带销量。

只有迪尔和凯斯这些外企,利润全被他赚走了。

吃饭的时候和关程闲聊了一会儿,回办公室后郭阳也关心起了今年的。

除了令人振奋的国产采机外,今年的市场并不美妙。

也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消费减少,同时石油的下降,也让化纤产品替代性增强,需求很弱。

另外进口压力很大。

郭阳让秘书团的人整理了一份最近纺市场的情况。

纺企业铺天盖地的抱怨声。

“我们国家质量差,问题多,又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增加了企业很重的负担,对纺织业来说非常不公平!”

“滑准税就是在割纺企业的肉!”

“苏省价格大跌--籽收购价不足2.5元/斤!”

“农不愿卖、卖难,企不愿收、不敢收。”

“2008年农资价格大涨,农实际收益连成本也不够。”

农伤心,纺企业既伤脑筋,又极度气愤,滑准税严重影响了的进口。

滑准税是专为进口所设的关税制度,税率在5%~40%波动。

优质,价格高,税就低;低等,价格低,税就高。

郭阳特意关注了下目前的进口价,1%关税到岸价为10065元/吨,比国内价低1570元。

但加上滑准税,纺企业的进口成本就反而要高出300元。

相当于纺企业买进口要多交1870元的税。

然后还要去参与国际竞争……

可以说,滑准税从出来的那一刻就受到了纺企业的抵制。

但没用,为了的生产安全,滑准税一定得有,而为了让纺企业保持竞争力,税率也在调整。

但在今年这种环境下,再怎么调整,农和纺织业都不好过。

可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北美减产,不然国际价可能还得低1000元。

虽然价一直在跌,但国内产不足需的基本格局依然没变。

北美减产,但阿三的依旧凶猛。

但看着郑商所期价一跌不回头的趋势,郭阳也不由皱了皱眉。

“这空单也太多了点!”

嘉禾粮油常驻在郭阳身边的秘书叫江文,三十余岁,说道:“是有点异常,照这形势,还有的跌啊!”

郭阳问:“国储在收购了吗?”

“在,月初的时候就在收储了。”江文说道:“我们也在收购。”

“收了多少?”

“二十多万吨。”

“不多啊。”

江文认为十万吨不算少了,又全是疆省,价格天生更贵一些。

“采购部已经砸了十几个亿收购农的,但跌势就是止不住。”

郭阳又看了眼价格,期货价2.5元,苏省、豫省等地的现货价还可能更低。

早已经跌破了成本价。

这很不正常。

“做空的主力是谁?”郭阳盯着江文,“别告诉我不知道。”

在滑准税出来以前,国内期价经常暴涨暴跌,其中的主力大都来自浙商,郭阳以往这次也是,不过却猜错了。

“主力是几家外资。”江文说道:“最多的空单来自0153,这是路易达孚的席位。”

“路易达孚也是这两年国内的收购主力,他们有外资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今年在疆省、鄂省、苏省、豫省等地起码收购了几十万吨。”

“全都是可用于郑商所交割的。”

郭阳挑了挑眉,一边在高位抛空期货,一边在低位买入现货,老套路了。

“外资不是只能收购皮,不能收购籽吗?”

“外资提供资金,活跃在收购市场上的企业是温商。”江文迅速说道:

“主要还有国际价格的影响,采购部认为还有下跌的空间。”

在下降,估计明年都没多少人种了,无论是种子销售,还是纺加工,需要的都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鸡飞狗跳的市场只有投机者才会喜欢,思考了一瞬,郭阳有了决定。

“开多单,外资的空单我们接了。”

“啊?”

“你认为外资有多少胆量继续开空单?”郭阳冷笑道:“逼他们实物交割。”

“几十万吨嘉禾吃不下吗?”

数十亿资金,还有期货的投入,一般的企业真没这个能耐。

嘉禾有这个资金能力,但其中的风险也不小,如果基本面继续恶化,价格继续跌,就会面临大额亏损。

郭阳没这个心理负担。

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价值,跌破成本价了,迟早会价值回归。

而且,tmd现在明显有问题,苏、鲁、豫、鄂等地的一般是种在盐碱地上的,因为水稻和玉米种不了。

但能种大豆啊,还有能改良盐碱地的苜蓿!

今年全国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了,足以抵消了疆省产量的增加。

这些人就是被吓破了胆!

嘉禾偏要逼仓外资。

你平仓我就赚,你要交割实货,说不定我还给你点劳务费,感谢帮忙辛苦收购。

接下来两天,

嘉禾粮油从总部拆借了一笔资金用于此次上的操作。

郑商所的交易量迅速上升,期价也立时有了抬升,但到2.8元/斤的位置又僵持住了。

以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外资做空主力开始投入更多资金,嘉禾也不急,把价格稳在附近就是胜利。

2.8元/斤,已经比农平均生产成本2.7元要高了。

事实上,在这个普遍亏损的年份,依然有农能稳定盈利。

只要产量高,品质好,成本自然会更低。

兵团的邹庆就是如此。

如今,他已将习惯了轮作苜蓿或者大豆,这样的效益极佳。

今年,他再次喜获丰收。

全疆其它地区的大部份农亏本,他却还能盈利,这让他极为自得。

“懂什么叫技术吗?”

“这就叫技术,这就是实力。”

了解内情的人会鄙夷的说道:“不就是种子选得好吗?”

遗憾的是,天20只适合西北地区,而全疆今年的面积也不过2500万亩。

全国面积即使大幅减少,也还有8000万亩。

天带来的增产不足以填补这个缺口,孟山都和创世纪的转基因抗虫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比这两者,天20的优势是高产抗病,但应对铃虫却不如转基因。

所以,天推广上并不是没有对手。

而且疆省太大了,人烟稀少,经常有不讲武德的种子公司租别人的高产田开现场会。

有的农也愿意配合,既多赚笔钱,又减少了竞争对手。

导致天的推广异常缓慢。

有时候种子都送到农面前了,但就是要去买冒牌货。

丰益和adm在谋划大动作,路易达孚又突然冒出,嘉吉也有要收购普乐维美的传言。

郭阳没能享受这个元旦假期。

而是和嘉禾粮油的团队商议嘉禾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adm原本就持有丰益的股份,他们要合并或者深入合作,我们阻止不了。”高德沉吟道:“只能从外部入手。”

“国内舆论压力可以利用。”

这是老办法了,如果两大国际粮商合并,看起来确实很庞大。

“但这还不够。”

郭阳说道:“可以从官方入手,大豆收购压力这么大,给收购企业一点补贴很正常吧,而且这个补贴只给内资。”

众人不由眼前一亮。

“这个办法好,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业嘛!”

“他不是要合并吗?那也可以鼓励内资之间的兼并重组,外资在国内收购兼并就得严格按规章办事。”

“不要想太离谱了。”郭阳笑道:“还有其它什么方式没?”

略微沉寂了会儿,

“可以去东南亚收购或发展油棕种植园。”陈燕秋说道。

东南亚肯定比刚果强,嘉禾也有棕榈树品种。

关键这是偷家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