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鼎之轻重,或可问焉!(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还真是个好男儿啊!”

左宗棠则在心中暗自赞了罗耀国一声,罗耀国的身材搁在21世纪的00后中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人均营养不良的晚清时代,他可算得上是彪形大汉了。再加上他那副天生正气的浓眉大眼和一种真理自在我心中的浩然之气,右耳上虽然包着纱布,但当今乱世,好男儿身上有几处伤疤才更显英雄本色。

“刚才被陈家枪手打了一枪的高个子应该就是他吧?”左宗棠暗想道,“瞧他现在神态自若,和我谈笑风生的模样,哪儿有一点刚刚死里逃生的模样?那三卷《反经》也是他写的吧?真没想到太平天国居然有他这样的人物!”

饶是左宗棠这样的人物,也觉得此子绝非池中物了。

几个时辰的大火,将十万石米粮和半条潮宗街变成了灰烬,周遭的空气依旧炙热,而罗耀国的内心却异常冷静,他并不因为眼前这个湖南豪杰一把火烧了二三十万人的口粮而有任何恼怒。

不仅不愤怒,甚至还非常佩服!

把长沙城的二三十万张嘴当包袱甩给太平天国,还一把火烧了湖南最大的米市,让罗耀国手中的长沙顿时陷入粮荒这样左宗棠就能用一座闹粮荒的长沙城套住太平天国的军队。

太平天国如果想要长沙,那就得解决二三十万人口的口粮,那天国的军队非但不能在长沙城内得到补给,还得到处筹粮补给长沙。

可他们又能上哪儿去筹粮?

已经被太平天国牢牢控制的郴州府、桂阳州和永州府南部多是山区,本就没多少粮食,还养了太平天国那么多张嘴好几个月,已经把从士绅豪强那里抄来的老底子得差不多了。

再要从那里调粮,人心还要不要了?

至于从长沙城周围筹粮,太平军在长沙城外控制的大镇就一个株洲镇,能筹多少石米?要养活长沙城内的二三十万人,还要养活太平天国的大军,太平军就必须去攻打长沙以南湘江沿岸的各个县城和大镇,从那里筹集粮食——长沙以北的湘江水道没那么容易打通,而远离湘江去攻城略地,就算成了,粮食一时半会儿也运不到长沙。

另外,左宗棠也不见得会放弃整个长沙,他只要守着天心阁、潮宗门、迎春门、铁佛寺,依靠湘江水道和周遭团练武装的支持,总可以坚守一段时间。

而这一段时间,就够左宗棠等人在长沙以北,湘江以西的地盘上发动士绅、组织团练了。

如果太平军不要长沙,弃城北上,去打武昌、荆州了,那左宗棠等人正好收复失地——当然是组织士绅团练收复省会!

如此功劳,换一堆道台、知府、知州、知县不为过吧?

当然了,太平军也可以试试不管这二三十万人的死活,任凭他们饿死去。

可这么一来,“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的理想还要不要?《反经》卷一里面洋洋洒洒数万字,皆不如一城饿殍有说服力。

如果换成杨秀清、萧朝贵督军来打,也许可以如此行事。但罗耀国不能这么干,他的“道”和那两位不同.

另外,罗耀国就算不顾长沙城内二三十万人的死活,分兵去抢湘江以西、长沙以北的地盘,可那里的士绅团练明显已经武装了起来,没有湘南那么容易得手了。

与其砸了招牌,去抢那几个硬骨头一样的州府,还不如弃了长沙北上去捏软柿子.真是好算计,不,不是算计,这就是战略啊!

想到这里,罗耀国就笑着和左宗棠搭话道:“季高先生果然是当今之诸葛孔明,略施小计便叫在下处处被动,佩服佩服!只可惜先生这次站错了队,清妖的气数已尽.先生可别把清妖当季汉,切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左宗棠一笑,捋着胡须道:“罗天使哪里话来?罗天使用三卷《反经》搅动风云,揭了大清朝满汉一家,君恩臣忠的画皮,又叫天下的汉官、士绅知道如今之世,已类同元季.这方才是大谋略啊!宗棠自十分佩服。”

这二位还惺惺相惜起来了!

罗耀国笑道:“若我所知不差,季高先生至今还是湘阴一布衣吧?我看季高先生有诸葛之志,必是居乡里而待明主,如今天下大乱,已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秋,咸丰夷狄之君,绝非汉人之明主。先生可愿出仕我太平天国,共谋大业乎?”

左宗棠笑着反问:“若我所知不差,天使在如今的太平天国只位列其八,而非第一人吧?吾观天使之雄才伟略,远胜天国诸王.鼎之轻重,或可问焉?”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