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大名鼎鼎的故人(1 / 2)

加入书签

第420章大名鼎鼎的故人

中年军官的马靴显然刚刚擦过,在阳光下闪着黑亮的光芒。

看着越来越近的中年军官风尘仆仆的那张即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以及军官上唇那辆撇显然刚蓄起来不久的八字胡,滕毓藻不由心潮起伏。

让滕毓藻心潮起伏不定的这个中年军官不是别人,正是滕毓藻的《北洋武备学堂》同学、一同留学德国的段祺瑞……

今天一早,滕毓藻随同参谋处刚刚来到这个前线指挥部内,就接到李玉林和营务处在易县留守人员送来的紧急消息。

武卫右军炮队总监段祺瑞,在一个班的卫兵护卫下,在今天凌晨赶到了易县,段祺瑞得知滕毓藻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后,不顾劝阻,坚持赶来涞水面见滕毓藻,并随即连夜出发。

李玉林是在保定遇到段祺瑞的,李玉林虽然在保定遇到廷雍的阻挠和冷遇,没有完成滕毓藻交待的任务,可他还要立即赶去潞州,主持营务处的相关事宜,尤其是联军已经开始南下,潞州的防务需要有人督促,耽误不得。

李玉林脱不开身,只好派人把段祺瑞带到了易县。

在《北洋武备学堂》,李玉林只比滕毓藻低了一年,所以,他同段祺瑞不仅也是认得的,还清楚滕毓藻同段祺瑞的留学经历,只不过他重任在身,无法陪同段祺瑞赶来面见滕毓藻。

段祺瑞的到来,让滕毓藻在初期的惊喜过后,又很快变得疑虑满腹。

他是给段祺瑞写过信,在信中也盛情邀请段祺瑞前来前锋军,和他共抗列强联军。

可滕毓藻迟迟没有得到段祺瑞的回复,只有他写给现在和段祺瑞同在武卫右军的商德全、吴鼎元这另两个同在德国留学的同窗的信有了回音,而且他们的信,也还是刚刚收到不久。

这两人的回信内容相差无几,都是和滕毓藻谈了一阵他们在《北洋武备学堂》和留学德国时的同窗时光以及旧谊,然后就一至婉拒了滕毓藻的邀请。

而且,两人的婉拒理由也都是如出一辙,那就是袁世凯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他们不忍就此离去云云。

对于这三個和自己同去德国留学的人的态度,滕毓藻一度很有些懊丧。

由于他的前身,性格过于直爽,有些不太合群,而他的年纪,又是这五个同去德国留学的人中最小的,同段祺瑞等人有一定的年龄隔断,所思所想差异极大。

比如,段祺瑞就比滕毓藻大了六七岁。

由于年龄的关系,滕毓藻同几人鲜有共同话题,以至于他的前身同几人的关系很是一般。

回国后,他的前身更是同商德全、吴鼎元等人没什么来往。

而且,在他们回国后,李鸿章又极为关照青睐他的小同乡,段祺瑞又获准继续留在德国学习军工制造,滕毓藻同段祺瑞的关系也算是断掉了。

此时,虽然自己已经贵为一军之首、直隶总督,是新鲜出炉的一方封疆大吏,甚至仅差一步,就会成为天下督抚之首。

论及身份、名望,滕毓藻要比袁世凯还要显赫得多,可还是让人敬而远之,这让滕毓藻对于自己这个前身的处世之道,不免有些不屑。

现在,段祺瑞突然赶来,最初滕毓藻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人肯来帮自己,这不免让他有些欣喜若狂。

可随即一想,就感到他自己很可能是一厢情愿了。

因为,如果段祺瑞是来投靠自己,不可能还带着卫兵。

现在段祺瑞带着一个班的卫兵,大张旗鼓地前来,这显然是另有目的,最可能的情况,就是段祺瑞此来是给袁世凯传个口信,向他示好。

这个判断,不由让滕毓藻的心情又变得阴郁起来。

在刚刚得知段祺瑞已经赶到涞水时,对于面见这个老同学有些意兴阑珊的滕毓藻,本准备让段祺瑞先休息,战后他再去见这个老同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