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攀升的威胁(2 / 2)
他的身体如同被恐惧死死定住。
任凭如何努力,都无法再动弹一下。
而车厢内的其他人。
没有几个发现外边的异常。
依然还在说说笑笑的打着牌,听着歌。
如果按照最坏的情况估算。
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幸运。
他们不会有太多的煎熬。
只会在车体被撕裂后的最后几秒。
才会意识到死亡的降临。
但最坏的情况,终究还是没有出现。
当紫晶体接近了四五公里以内的距离后。
位于车头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开始自动激活防卫系统。
它转动上面搭载的雷霆级光电机炮。
将令人胆寒的多管射击孔,对准了来袭的紫晶体。
迸射出了极致的金属洪流。
数百上千枚,实际上已经可以称之为小型电磁炮的32毫米金属弹体。
以超越数倍音速的速度。
跨越了四五公里的距离,轰击在几只紫晶体周围。
将地面上的坚冰和积雪瞬息打碎。
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陷坑。
在这密集的扫射中。
为首的一只体型厚重,快有两层楼高的紫晶进化体。
在硬生生的承受了数枚机炮炮弹的轰击过后。
外层灰色的装甲当场破碎,轰然倒地。
后面跟随着的几只紫晶进化体,吓得立刻四散开来。
试图以灵敏的动作,躲避机炮后续的追击。
但这显然无济于事。
来袭的炮弹实在太多。
雷霆级光电机炮超过上万发每分钟的射速。
意味着这些被锁定的紫晶体。
平均每一只,在一分钟内都要进行一两千次的成功躲避。
难度高到近乎不可能。
在挣扎了十几秒后。
这些试图对商队列车发起冲锋的紫晶体。
全部都倒在了半路上。
“好险。”
用手机镜头记录下战斗全程的年轻男性。
长长的舒了口气。
为自己逃出生天感到庆幸。
不过和他的劫后余生不同。
同样在网上观看了全程的观众们。
很多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紫晶体发起冲锋,然后被一轮扫射,全部击杀。
整个过程简单的近乎乏味。
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
江河市,农家小院。
正在全息地图上,对宽江流域一带进行日常巡视的苏武。
偶然看到了这一场发生在山脚下的小小冲突。
心中没有任何的波动。
类似的场景。
这几天里。
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在商队列车,还有矿场周围出现。
只要规模没有上升到参战单位以万计算的程度。
就不足以引起苏武的特别关注。
不过这场战斗,依然还是让苏武思索起来。
“虽然每次的战斗。”
“商队列车,或者更具体一点,领队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针对紫晶体依然具有压倒性的战斗优势。”
“可不能忽视的是。”
“爆发战斗的次数还是太多了。”
“紫晶体的整体规模,在迅速的膨胀。”
“它们已经适应了地面的生活,并且应该还找到了足够用来快速发育的养料。”
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人重视的坏消息。
量变引起质变。
当紫晶体的数量增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必定会爆发出可怕的破坏力。
到时候,不要说普通的避难所。
恐怕就连重兵聚集的秦岭山一带,又或者是超级重工业城市钢城。
都不一定能兜得住。
并且紫晶体背后的指挥官。
似乎对人类也越发了解。
许多明明不存在人类和其他可食用的食物,仅仅只有钢铁机械和被紫晶体视为石头,没有任何价值的矿石的野外矿场。
也遭到了紫晶体有目的的袭击。
仿佛企图以此削弱苏武的资源供给。
“继续扩充军备,升级武器吧。”
无奈地叹息一声。
苏武坚定了发展军事力量的决心。
虽然这样会耗费很多的资源。
一定程度上拖累农家小院的发展进度。
但换个角度来看。
紫晶体又何尝不是一种天灾。
为了抵御紫晶体而发展军事力量,其实也和加固农家小院没有区别。
结束了对宽江流域的巡视。
苏武在心中权衡了一下。
通过控制台,召回所有正在运输物资的六代战机。
让它们携带上大批量的侦察无人机和特种作战无人机。
对整个东洲,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
排查的目的,不是针对人类或者紫晶体本身。
而是主要用于消灭,疑似为紫晶体提供粮食的冥界之。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紫晶体从哪里找到的生长资源。”
“但万事都有规律。”
“以目前整个地表,甚至地底的荒芜程度。”
“能够提供成长资源的渠道,来回就那么几种。”
“考虑到人类避难所沦陷的速度并未加快。”
“那最大的可能。”
“就是紫晶体偷偷找到能够大规模种植冥界之的地方。”
“加大力度地找到那些紫晶体的农田,并摧毁它们。”
“应该能有效减缓紫晶体群体的膨胀速度。”
“为农家小院多争取一点发展的时间。”
伴随着苏武的命令。
代表着苏武最强空中力量的500架六代战机。
首先汇聚在农家小院,获得补给。
然后又成批成批的飞向四面八方。
以亚音速的速度,低空巡航。
一边进行广义上的粗略侦察。
一边将大量的无人机,泼洒在荒野和冰川的深处。
在这种高强度的细致搜索下。
大量从高空中不容易发现的隐匿角落,被一一翻了出来。
很快,苏武看到了许多在岩浆的侵蚀下。
隐藏在冰川内部,动辄十几二十公里的溶洞中。
长满了快有一米高的冥界之。
而被发现,就意味着进入了死亡的倒计时。
装载了定向音波武器的特种作战无人机。
立即汇聚向侦察无人机给出的坐标。
启动了收割的程序。
冲入溶洞中,一圈一圈地将那里边的冥界之成片的灭杀。
与此同时。
500架六代战机的集体行动。
也引起了大量不在苏武控制下的避难所的注意。
不只是超级城市,就连东洲首府,也悄悄的将目光对准那些六代战机。
探寻它们不去运输物资,转而大规模低空盘旋的动机。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