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误会(2 / 2)

加入书签

如今朝局不稳,皇子们争储的心思,已经算是摆到了明面上,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也随之多了起来。

靖国公府若想平安度过此次风波,同时确保日后,再无人能威胁到自己,最起码五年之内,她女人的身份不能暴露。

也许,她该减少和小皇子见面的次数,慢慢断了两个人的联系。

想到这,姜静行翻个了身,眼神清明幽深,毫无睡意。

不行,她舍不得。

或者,她也可以找个理由,慢慢把真相告诉小皇子。

反正他自己说过:阴阳交合只是世俗,与真情无碍。想来小皇子知道真相后,接受起来应当不难。

至于陆执徐不能接受怎么办,姜静行也不担心。

她毫无心里负担地想到,说句不好听的,两人都在一条船上,而小皇子向来能屈能伸的很,两个人最初在一起,本就有做交易的意味,所以即便怨恨她欺骗他,也只能咬牙忍了。

况且以小皇子对她的情意,她不信他能轻易割舍,直接与她情断义绝,到时候她好好哄哄,说不定这件事很快就翻篇了。

想到这,姜静行又翻了个身,睁眼盯着帷幔上的花纹出神,主要还是事情说清后,她也不用忍了。

想到陆执徐的青涩和嘴硬,她抬臂捂脸失笑:“小情郎哪里是用来看的。”

话音落下,屋里陷入沉默,姜静行躺在床上,保持着抬臂的动作不变,突然喟叹一声。

看来,她已经在武德帝和小皇子父子身上,做出抉择了。

翌日,天朗气清。

姜静行下朝回来,正好赶上府中午膳。

今日是赈灾钦差离京的日子,随着宫中圣旨传出,京都的百姓也知晓荆州遭了水灾,不过半日,便民意沸腾,各种猜测谣言传的满天飞。

主院偏厅,姜静行坐上主位,侍女在一旁小心布菜。

姜璇将一碗鲜肉蒸蛋摆到姜静行手边,也问起荆州水灾一事。

她小时候村里遭旱灾,也体会到过饿肚子的滋味,那种抓心挠肝的痛苦,让她至今难忘。

姜静行见她好奇,便将一些内情说与她听。

听完,姜璇面露愤然:“那些贪官污吏真的该杀,还有那康家,说是诗书传家,可做的这些事,真是书读到了狗肚子里。”

骂完那些贪官污吏,姜璇还是气愤:“也不知道他们要那么多银钱作甚,真是贪心不足,也不怕遭了天谴,倒是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

说到此处,姜璇一下子想不起合适的词,姜绾替她接上:“路有饿死骨。”

“正是。”姜璇颔首,摸摸侄女的发髻,也给她递了一碗蒸蛋。

布菜侍女躬身退下,厅里只余三人用膳。

姜静行听着姑侄二人痛斥那些人,不由得短促地笑了一声。

这声嗤笑惹来二人询问的视线。

姜静行用调羹戳了戳碗中蛋羹,感叹道:“是啊,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呢。”

这问题问的好。

敛财是世家豪强的通病,越是枝繁叶茂,越是难以避免,即便当家人没这意思,也很很难避开,手下人的孝敬,有求之人的谢礼,还有遍布荆州周围郡县的生意,都是来钱的路子。

私盐的买卖虽然来钱快,可风险也高,若是小买卖,又不值得冒险,若是做大了,又容易成为朝廷的眼中钉。所以买卖私盐,世家大族很少亲自下场去做。

康家扎根荆州近百年,一向行事谨慎,这也是武德帝,一直没对三大世家动手的缘由。

可这一次,荆州水灾闹得这么大,一半要归功于当地官吏的隐瞒,按理来说,今年雨水频繁,各地水灾不少,荆州有水灾上报就是。

如果说他们瞒着,是怕被武德帝认为治理不当,那也说不通。

这是天灾,武德帝不是个昏庸的皇帝,不会因为天灾将官员砍了。所以,他们隐瞒什么呢?

从剧情里看,康家想要隐藏的,正是康家买卖私盐,甚至倒卖官盐一事。

姜璇推推她的手臂:“兄长怎么不说话。”

姜静行低头舀起一勺蛋羹,感叹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银子吗,自然是手里越多越好。”

闻言,姜璇认可地点点头:“话是这样说不假,不过这样造孽的事,听来便让人心生不忍,咱们府上也许久未做善事了,不如下月在城外摆个摊子,施粥送药几日吧。”

“你拿主意便好。”做善事,姜静行自无不可。

姜绾也应好:“下月十五便是表姐及笄的日子,府上施粥几日,也算是为表姐积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