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深的帝心姜静行(1 / 2)
时间来到九月二十一这日,今日是朴月璇尾祭,姜静行决定次日再回京。
一是夜间山路难行,她怕出什么意外,二是此时的上京城正值风急雨晦,她不欲蹚趟浑水湿了鞋袜。
从当年太后宫宴陷害章皇后算起,武德帝接二连三地打压外戚,又设法削弱相权,想要收拢君权的心思已然放到了明面上,那她作为心腹臣子,自当识趣些才好。
况且山中岁月漫长,景色颇佳,姜静行也乐的自在。
而就在她不在京中的这几日,上京城确是发生了不少事。
头一件便是武德帝以病推脱早朝,一应政务只需各府衙呈报至中书省。
其次便是端王谋逆案要如何收尾了。
都道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却不知落井下石更为容易。
端王府和长恩侯府一倒,各式弹劾端王和李家不法的折子便堆到了御案上,不管这些事是真是假,圈禁旨意一传出宫,不少朝臣都认为以端王勾结异族,意图谋反之罪,只落得个圈禁实在是太轻了,有几个胆子颇大的年轻御史更是上奏武德帝应按律赐死端王。
武德帝自然留中不发。
后来事情不知怎么传到了民间,一夜之间便传的沸沸扬扬,上京城一众学子静坐宫门前,联名上书武德帝赐死端王,要皇家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也偏偏在这时候,许久未踏出宫门的端王生母德妃娘娘,居然时隔二十多年回了娘家省亲。
一时之间民间朝堂非议不断,直至李相府一封启骸骨的折子递上去,朝臣们才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宫里便传了旨意出来,将端王由圈禁改为流放,也算给了宫门口静坐的士子们一个交代,随后羽林卫便将这群人轰走了。
折子递上去后,李伯同便遣散了家中所有仆人,只余一老管家侍候左右。
次日清早,羽林卫带着武德帝应允的旨意到了李相府,在一干子孙门生的挽留声中,李伯同长捋须慢笑,勉励诸人几句后,便登上了回老家的马车。
不少老臣得知此事后感慨不已。
悠悠青史千载,不知多少留了多少王侯将相的名号,可善始善终的又有几人?人啊,能在临老急流勇退,也需莫大的勇气。
一生清骨的老丞相,算是用自己手中的权柄留了外孙和宫里的女儿一条命。
可端王尚有外祖父相救,李家便没有这般的好命。
刑部判决出来后,武德帝丝毫未顾及已逝太后的颜面,只道了句依法裁判,便再未过问。
最后依判决,李家成年男子全部枭首示众,未及十五岁男丁流放雁门关,女眷皆没入教坊司为奴,只族中出嫁女未受到牵连,可李家出嫁女,如今只剩下魏国公府的大夫人,而魏国公府将来如何,却依旧悬而未决。
与此同时,冷宫失火也显露在人前,人们虽有些意外韩妃在此时身亡,却也没有多想,相较之下,反而是安王接连留宿宫中的事更引人瞩目。
武德帝不是慈爱子嗣的君王,如此关心一个儿子,在一些不知真相的人看来,便是安王颇得圣心了。
如今最为势大的端王府倒了,朝中成年的皇子便只剩下三位,太子之位犹在空置,新一轮的站位眼看着又要开始了。
朝臣们闻风而动,而就在姜静行回府的这一日,上京城西城大雁塔突有一名女子自焚而亡。
正值金秋九月,登塔远望的文人雅客不知凡几,火势突然窜起来,以那女子为中心,迅速向周围蔓延开来,离得最近的几人来不及逃离,不慎被卷进火里,一时大雁塔里咒骂求救声不断,可火烧在塔顶,想救人都无从下手!
彼时塔下围满了面露恐惧的百姓,熊熊烈火中惨叫连连,女子尖利的狂笑声响彻云霄,“家国不存,何以为生!”
“狗皇帝,你杀我教主,不得好死!荆州大水便是天罚!只要这世间还有贪官污吏在,我寒衣教便生生世世存在!”
说着砰的一声,一道人影跳了下来,吓得人群四散逃离。
此事一出,围观百姓议论纷纷,有询问这女子是谁的,也有念道着天罚的,还有好奇何为寒衣教的。
年纪轻的不明所以,倒是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吃了一惊。
道边茶水铺子里,一群歇脚的青年脚夫听旁边一老人念念有词,便喊了一声:“老翁,这寒衣教是什么,你既知道,便说出来听听,也让我们乐呵乐呵。”
老人长叹一声,指着他们骂道:“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子,那寒衣教是让你们逗乐的吗!要真想知道,自个儿回家上坟去,好问问你们祖宗爹娘!”
随后骂骂咧咧地走了,只留下铺子里一群被唬住的小年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