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家书(2 / 2)

加入书签

他先烧了热水暖炕,又灌了水壶,然后再烧一小锅热水煮红薯棒子面粥。又用旁边的小灶口热了水,焯了点儿空间产出的绿叶蔬菜,打算做个凉拌菜。主食吃中午陆奶奶做的棒子面饼,正好两个,晚上吃一个,明天早晨再用麦乳精泡一个吃。

他可受不了一大早空着肚子去拔草,五点到十点,折腾五个小时呢,多大的脑袋都不够晕的。

吃饱喝足洗漱完,也才不过晚上六点半。

给灶台晒了两块劈柴,白清霖坐在炕头开始拆包裹。

白家寄来的包裹真心很大,从空间挪到炕上的时候发出了沉甸甸的动静。

这个大包裹是用麻袋片子拼出来的,相连的地方不但缝了线,还圈了铁丝。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包裹拆开,然后就哗啦啦的滚出来不少东西。

春夏的衣服鞋子,铁皮桶的饼干,大包的糖果和白糖红糖,麦乳精,奶粉,燕城特有的点心,家里晒的肉干。最多的还是书本,不但有原主三年初中的课本以及笔记,还有厚厚的一迭试卷,厚厚的一套高中课本和试卷,其中有一摞笔记,上面的名字叫白静云。

这是原主的一个表姐的名字。哦不,他改了姓,这应该算是堂姐了。

随着包裹来的还有厚厚的一个信封,拆开后里面掉出不少各种票。布票棉花票油票肉票,都是全国票。甚至还有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手表票。

跟票一起来的有五张大团结,崭新崭新,还连着号呢。还有一大张邮票,连起来得有二十小张,估计是怕白清霖写信不方便,特地一起寄来的。

白清霖爱不释手的摸了摸这几张大团结,这种年代的钱和票在后世都有收藏的价值,虽然他也不清楚价值有多少,但总归会比一张钱的价格高。

他干脆把这五张大团结收进空间,才展开信纸慢慢的看。

信足足有七张!

开始写白清霖只打了电话,却没有收到信件,家里长辈心中不安。但是听说下乡知青也不能总是请假,只能作罢。

让白清霖在村子里低调谦逊,钱不用省着花,但不要太张扬,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万一出事会很麻烦。

又说了家里的一些事,譬如他父亲李长松已经入赘了,给了李家五百块彩礼,并且还登报和李家断绝了关系。如果有人打着李家的旗号去找白清霖麻烦,就不用给好脸。

还说知道在乡下买东西不方便,家里给准备了吃的东西。若是有朋友,也可以分享。知道白清霖想要继续读书,家里人都很开心,目前只寄去了初中和高中的课本,若是以后还有其他的学习材料也会一同寄过去。

着重表示如果家里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会让他调回城。只是目前工作难找,树大招风,李家人疯狗一样各种找事,让白清霖多忍一忍。

最后强调有几张肉票油票的日期快要截止了,让他有空赶紧买成东西,否则这些票就浪费了。

总之洋洋洒洒的写了很多,全都是对白清霖的关心。

毕竟他是家里唯一下乡的小孩,岁数还这么小,不担心才怪了。

白清霖放下信,翻了翻原主之前的笔记,发现竟然和自己的字体差不太多。

当然,区别也是有的,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个练字的社团,经过四年锻炼,已经能写出一笔不错的字了。

这个差不多,指的是白清霖小时候的字,和原主基本一模一样。而且收笔的小习惯竟然也是一样的,就是哪怕写了句号,也会忍不住在句号旁边点上几笔,留几个墨点。

白清霖怀疑这是穿越大神的自我修正,只是中间相隔那么多年的岁数,略有偏差罢了。

小时候的字他还是会写的,这让白清霖松了口气。

他把包裹里一些贵重的东西都收进空间,便趴在炕桌上,借用煤油灯突突突的光,开始给家里人写信。

钢笔和墨水,都是他来这边的时候提包里装着的,可见白家的人多细心了。

虽然努力恢复小时候写字状态,但字体还是漂亮了不少。白清霖表示我在乡下挺好的,虽然跟知青点住不惯,但是从旁边起了个小房子和村里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合住。村里人对他都很照顾,分配的任务也是拔草,算是轻松的了。

还说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胳膊上都有肌肉了,力气也变大,感觉挺不错。

山里的野菜也都长成了,到时候他去弄一些这边的土特产给家里寄过去尝尝鲜,不过现在没有,这边春耕,还是很忙的。

最终强调不用给他寄钱了,钱足够用,寄多了心里不踏实。票暂时也不用寄了,村里吃鸡蛋吃肉都能互相换,山里还能打猎,不像城里那样必须要用票才能买到吃的。

若是以后自己需要,就打电话回去,这些钱票和吃的东西留给姥姥姥爷吃,还有家里的弟弟妹妹。不能因为自己委屈了他们,不利于以后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谐。

这些字句勉强凑了两页,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写了,白清霖这才把信纸折迭放好,盘算着这几天忙完拿去镇上寄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