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元十三限的元,打一场歼灭战 (万字大章)(1 / 2)
第109章元十三限的元,打一场歼灭战(万字大章)
元限说出这个好字时,眉骨耸动,眉毛斜飞,嘴角上翘再咧开,露出一排白而耀眼的牙齿,这是他数十年来,都不曾有过的笑容。
这种神采飞扬、意气风发,也是元限数十年来未曾体会的感觉。
其实,徐行打入他体内的情绪,并不止于元限射出的那七种,
那七道由元限毕生经历所凝聚的“箭气”,只不过是帮他找回以往的记忆与感受。
真正令元限彻底复苏过来,或者说让他找回初衷,重拾少年心性的,乃是徐行自己的意志。
这正是徐行当初对付巫行云时,从三大密宗上师手中学来的“灌顶”法门,又结合了刚刚从“伤心小箭”中取得的感悟。
灌顶法门的本质是镇压,这必须要极其复杂的仪式,还要时刻保持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绝对掌控,才能达到生杀予夺的效果。
所以在同级强者的生死决战中,“灌顶”很难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甚至连干扰都做不到。
即便是以徐行高出巫行云不止一筹的精神境界,也要三大密宗上师配合压阵,才能最终完成“灌顶”,便是此理。
元限的“伤心小箭”却能弥补这个缺点。
“伤心小箭”并不旨在镇压,而是一种引导,要将自己的情绪提炼成武器,用来引导出敌手的情绪,令其自伤。
结合这两种手段后,徐行这一门法门,既不是为了镇压、也不是为了引导,只是一种纯粹的共鸣、亦或者说是感染。
徐行只是将自己性格底色中,占比颇重也颇为契合元限心性的超拔之志,毫无保留地灌注给了元限,成为他重组“自我”的关键部分。
其实,元限的情况比起四门凌落石,更像是无心无魂,全凭本能战斗的大雷天。
只不过,他对诸葛那一份根深蒂固的执念,甚至压倒了生命的本能,才会成为如此模样。
可即便是大雷天,在挥出最后一拳时,也展现出了明显的本性,似乎是寻回了神智,又像是从肉身中重新诞生了新的灵魂。
徐行虽然不知道那一日真相为何,但现在的他,却能用相似的手法,以元限的执念为根基,为其重塑一个全新人格。
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元限。
元限出生于“邮局镇”,那是一个没有梦的地方,所有人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睡眠中,都不做梦,没有梦,更不知道什么叫做梦。
他们只是脚踏实地,做力所能及的事,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从生到死,都过这一种生活。
其实元限现在想来,他对诸葛正我的恶感,或许正是来自于此。
因为诸葛正我也是一个总做实事、脚踏实地、不问得失,好像也从不做梦的人,更很难谈得上梦想的人。
元限不一样。
他是邮局镇的例外。
唯一的例外。
元限有高壮的志气、遥远的梦。
对他来说只是“唯一”还不够。
只有第一才值得追求。
不仅是武林第一,还是翰林第一,甚至是天下第一!
元限是“要”成为,不是“想”成为。
因为他从不认为自己的梦是痴心妄想,只把它当做一个看似遥远,但是可以凭借努力取得的成果。
这无疑是一个堂皇而光明的梦。
那时的元限,虽然一无所有,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却觉得自己的生命是那么热烈灿烂。
然后,他就遇上了失败。
一直失败。
失败失败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从此以后,元限的人生没有了灿烂,只剩下狂风暴雨、乌云漫天,沉郁的压抑,甚至将他整个人都给彻底击垮。
黑暗的日子实在太久,令他都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过明亮的阳光。
他也只记得对黑暗的仇恨,却想不起来究竟为何仇恨。
——直到今天。
今天,元限见到了另一颗太阳。
那太阳已不只是光明、不只是堂皇,甚至可以说是辉煌,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辉煌。
不仅是辉煌,还有旺盛涌动的生机,以及灼热炽盛的活力。
这时元限才想起来,自己之所以痛恨黑暗,只不过是想再次拥抱这样的阳光。
他也已明白,或许他永远也成不了太阳。
但是,这又有什么所谓?
至少,我已找回了自己的梦。
至少,我可以离梦想再近些。
更近些!
明白了这一点,元限的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轻松快活。
他一步踏出,目光悠然,眼神活泼圆明,遍布体表、斑驳古旧的金漆更是明亮灿烂,就像是融化的黄金在淌流。
“好”字出口刹那,元限已然出箭。
亦或者说是——出拳!
元限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箭!
这是一箭,已不能被称之为“伤心小箭”。
只因元限如今已不再伤心,心境更无负担。
虽然如今他看似是回到了少年时期,但脑中仍是有以前那几十年的记忆。
只不过,那些刻骨铭心的情绪和经历,对现在这个少年元限来说,却更像是他人的故事。
而写下这个故事,连自我都丢掉的另一个元十三限,仿佛在告诉少年元限一件事:
只有先成为无双无对的“唯一”,才有资格去追求唯我独尊的“第一”!
元限这一拳就像是重新回到了邮局镇,对一那些不做梦、不知梦的同乡们,炫耀一件自己独属的珍宝,更肆意畅快,自豪自傲地大喊一声:
“我有梦!”
元限的梦,是辉煌而灼热的梦。
他的拳头,也是一只太阳般辉煌,火焰般灼热的拳头!
这样的元限,甚至都不能被称为“元限”。
因为他已彻底挣脱了一切限制,回归了人生的原点、一切的起始。
元者,始也。
现在的他,不是元十三限,也不是元限,只是元。
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元”!
“元”虽是徐行一手造就的存在,但这样的表现和力量,仍是在他预计之外。
不过——就是这样才算是有趣!
徐行双目大张,眉宇间浮现浓郁的兴奋神色,同样挥动自己的拳头,迎向“元”的“箭矢”!
巨大的爆炸在原地产生,两道火柱冲天而起,光焰赫赫,照得半片夜空彷如燃烧了起来。
哪怕是正在激战中的天绝等人,也能感受得到,有两个灼热而强大意志,正在用最原始也最直接的激烈方式,一步不退地互拼互搏。
天绝周身赤红血光大放,屈指一弹,将一名“妖剑”孙看前手中长剑击碎,指劲激荡,嗤嗤作响,迫住“剑”罗左右的剑路。
他借这一指之力飞退,又旋身一掌,以刚猛无俦、坚固且无可截断的“大金刚掌力”,打得“老张飞”口角溅红,巨躯摇晃,踉跄倒退。
此时的天绝,因“六道轮回大阵”尚未重建之故,只凭“屏风四扇门大法”的前三门修为、以及一身精纯圆融的“七十二绝技”对敌。
可即便如此,在“老张飞”、“剑”,甚至是蛰伏一旁的“唐老奶奶”眼中,天绝也堪称是一座难以被突破的铜墙铁壁。
轻描淡写退去这群敌手后,天绝抬起头,遥望徐行和“元”的战场,神情微微震动。
蔡京一党的高手们都发现,这个哪怕是面对众多强者围攻,都能安之若素、不为所动的老和尚,此时脸上竟然流露出再明显不过的讶然神色。
好似眼前这一幕,在老和尚心里的重要性,还要胜过他们这些近在眼前的敌人!
无论是谁,意识到这一点后,都感到一种极致的屈辱。
更屈辱之处在于,他们虽不愿承认,也不得不承认——或许,这正是事实。
这当然是事实。
哪怕天绝已身负重伤,且武道半毁,要应付他们几人,仍可说是轻而易举。
其实,若非是唐老奶奶在侧,以独步天下的暗器功底虎视眈眈,以天绝的实力,早可将这群人拿下。
不过,纵使要提防唐老奶奶的暗袭,天绝也可分心他顾,更可抽出心神来进行思考,分析彼处战场的局势。
他能够感受得到,就在短短时间内,徐行所面对的那个对手,已产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这种变化甚至让天绝想到了挣脱六道轮回,重获新生的自己。
即便那人的武功修为尚不及自己,但这依旧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提防的现象。
不过,比起这个,更令天绝惊讶的还是徐行。
刚刚那一箭中,天绝也隐约捕捉到元限空洞本质,知道如今这种变化,绝非他本人所有,定然是受到了徐行的引导。
可在战斗中,他也敢引导对方进步?
天绝又想起这位徐掌门不惜承受撤招反伤,也要手掌留自己一条性命的举动,不由得深深一叹。
他有些怅然地意识到一件事:
——或许,这就是自己不及徐掌门的原因。
不仅是天绝能够感受得到。
正凭伤患之躯,与“七绝剑神”之一周旋的诸葛,以及正一对一激战“一线王”,同时盯防唐老奶奶的懒残,也有所感。
稍慢一点,分别对付一名剑神的无情、舒无戏、舒大坑、大石公也敏锐察觉到那方传来的变动。
诸葛和懒残所感受到的震惊,甚至还要更胜过天绝,只因他们深刻知道,元限究竟是一个怎样顽固、怎样坚持的人。
正因具备这种撞穿南墙也不回头的顽固坚持,他才能将一份颠倒错乱,四处缺漏的假“山字经”,练出真经也不曾具备的奇妙效果。
可就是这样一个把歧途硬生生走成大道,堪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愚直之人,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这般大的改变?
一时间,他们对元限性情改易的惊讶,甚至还要胜过震撼于两人交手展现出来的惊人破坏力。
若是以往的元限,能够将诸葛正我震撼至此,一定会大为快意,可现在的“元”却丝毫不在意,也全不关心这种事。
他已将所有心力,都用于战斗。
“元”在这一击对拼中非但无功,还被徐行的拳力反伤自身,可他却没有显出丝毫退避神色,反倒是越发快意。
只因从这一次对拼中,他再次感受到那股与自己极为相似,却更为璀璨辉煌、更加明亮热烈的灼灼意志。
——这样的路,并没有错!
他也不去管自己那条已然挫伤的手臂,只是挥动尚且完好的左臂,再次与徐行对攻。
元十三限乃是拳掌一道的武学大家,光是他赖以成名的“十三大限”中,就有“仇极掌”、“挫拳”、“恨极拳”这三大拳掌绝学,足见其人在此道沉浸之深。
可“元”打出的每一拳,却没有遵循任何的武学定式,甚至都没有章法可言。
他以一种燃烧生命的决绝气势,用尽全身之力,打出拳头。
那不是任何人的拳法,只是“元”自己的拳,也不是“伤心小箭”,只是他自己的“箭”。
面对这样的拳势,徐行也纵声长啸,目中神光暴现,使出在大明王朝世界领悟的“乱箭打·射天狼”!
在如今的徐行手中,这气势恢宏,宛如千军齐射,满是金戈铁马之杀伐气的拳法,比之昔日南少林血战转轮王时,岂止更强了百倍?
凭他现在的力量和速度,也根本不需要“宛如”这么模糊的说法和形容,只因光他一人之力,就足以比得上千军万马!
只一个弹指,两人就已对拼了成百上千拳,如此恐怖的场景,简直就像两排大炮面对面地对轰。
拳劲破空,铺天盖地般朝着四面八方覆盖轰炸,横扫方圆二十丈,又过十招,范围扩大为二十五丈、接着是三十丈……
在这样的对轰中,“元”只感到一种此生从未有过的酣畅淋漓,哪怕已经遍体鳞伤,浑身浴血,他也觉痛快非常,更仰天长啸不已。
当“元”还只是元限的时候,诸葛正我以及其他两位师兄,经常语重心长地开导他,让他做一个知足的人,梦想可先小一点、再小一点。
可哪怕元限变成了“元”,他的答案也只有一个字:
——不!
其实,以前无论是元限还是元十三限,虽然练了“伤心小箭”,却始终没有领会到“箭”的精髓,他们不是“箭”,而是风筝。
一片无论飞得再高再远,都始终被丝线束缚,牢牢与大地相连的风筝。
这根丝线,正是元限对诸葛正我的执念。
诸葛正我的存在,也就也成了元限的锚点,若是没有了诸葛,元限甚至都找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和价值。
可以想见,那时的他,就算是杀了诸葛正我,今后的生活也一定会毫无意义,就像是一旦没有了这根线,就会颓然坠地的风筝。
“元”不一样。
他不认为自己是风筝,也不认为自己需要任何的束缚和锚点。
他只把自己当成一支箭。
一支已然离弦、绝不回头的箭!
箭既然射出,就一定会有落地的一日。
可“元”只希望自己在落地、停滞之前,飞得更快一些、更长一些、更远一些。
这一次,他不与任何人比较,只和自己比!
这样的想法,与徐行正是不谋而合。
自从在大明世界第一次睁眼起,徐行就知道,自己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注定是要为了梦想而活,走一条精彩而热烈的路,方才不负这般只怕是绝无仅有的幸运。
这一次,他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自己想走的道路上。
徐渭第一次见到徐行时,就从那个小小婴儿身上深刻感受到这种气质,所以才会力排众议,为他定下了“行”这个名。
此后,徐行也果真人如其名,成了一个漂泊且看不见归途与来处的旅者。
但他也从不为此感到伤心,只是对前方的壮绝风景怀揣无限向往,更为这条道路上不曾相遇的同路人感到无比期待。
“元”是不知足的人。
徐行又何尝不是?
甚至于,这种“不知足”才是他一次次踏上旅途,甘愿终生漂泊,无依无靠,最终成为如今这个徐踏法的根本。
并且,他可以预见的是,这种人生一定会持续下去,直到他哪一天倒在这条路上。
对这样的结局,徐行甘之如饴!
两个同样怀揣梦想,同样不知餍足的人,就这样在方寸之地,硬生生打出了天翻地覆、山崩地裂一般的动静!
正如天绝等人所料的一般,这是纯粹意志的较量。
徐行虽是可以用自己那举世无双,简直堪称搬山卸岭的恐怖力量,将“元”彻底撕成碎片,但若是要如此,他又何必制造出此人来?
对徐行这种自信且自负的人来说,最好的胜利方式,就在对方最强的一点,硬生生摧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