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 / 2)

加入书签

建安十七年,九月初三。

雒阳,丞相府。

“丞相,这是程使君的战报。济北之战已经结束了,程使君把大部分兵力都撤了出来,除了之前曲阜城撤退不及、被高顺歼灭了六千余人,其余历战并没有太大的损失。程使君自请处分,请丞相发落。”

曹操的司直司马懿,拿着一份程昱最新送到的密报,呈到曹操面前,还简明扼要说明了一下情况。

司马懿这两年升官也不可谓不快了,一阵子没见,他又高升了,都做到了丞相府的司直。

也多亏了丞相府不像大将军府那样要设“司马”这个属官,否则司马懿要是真做到了那个职位,岂不是要称“司马司马”。

曹操麻木地接过军报,先茫然反复浏览了几遍,然后才开始走心思考,琢磨着该如何批复、如何就已经蒙受的损失定调子。

程昱确实提前预测、评估到了风险,也做出了处置,让朝廷的大军在济北和鲁国丢失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了损失。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私下里秘密奏请协调的,并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丧师失地,也永远不能作为一桩功劳来吹嘘。哪怕原本他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会损失更大,也不能因此就奖励提示风险并止损的人。

上医治未病,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些道理曹操都懂。但作为上位者,他必须考虑人事和考功决策的公平性、服众性。

否则一旦赏罚不明,人心散了,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下属官员强调自己“为朝廷避免了原本会蒙受的损失”,都这么干的话,就没人用心死战了。

败了就是败了,退了就是退了,这都是得罚的。最多考虑到程昱用心了,不痛不痒少罚一点。

最终,曹操长叹了一口气,评判道:“此事该惩处还是要惩处!短短九个月,朝廷已经丢掉了十三个郡的控制权!长此以往,朝廷就要落入逆贼刘备之手!

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鼓舞人心,让各地官员守将坚定战心!仲德失了两个郡,就是失了两个郡,明面上的朝廷之法不可废,私下里孤再私信安慰于他便是……”

“属下遵命!属下这就按丞相的意思去办。”司马懿拱手领命,这就算是敲定了对程昱等兖州文武的处理基调。

不过,司马懿领命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

曹操正为前线战局又不利了的事儿烦心呢,生了一会儿闷气后,抬头一看司马懿还站在原地,他不由有些恼怒:

“不是交代完如何办理了,还有什么疑问么?何不退下?”

司马懿最近这段时间,并不负责参与中枢战略决策。曹操要战要退,也轮不到他插嘴。

但或许是看最近丞相状态越来越差,精神委顿不济,身边的其他幕僚也拿不出什么法子扭转战局。司马懿总觉得在其位要谋其政,就想抓住机会献策。

此时此刻,他鬼使神差地鼓起勇气,提醒道:“丞相!自去年腊月以来,朝廷大军节节败退,累计已丢失十余郡……”

曹操听到这种丧气话开场白,神色很快就冷了下来,甚至流露出几丝厌恶:“孤难道不知道么?这还用你提醒?河北无险可守,一旦兵力不济,便是赢者全得,弱的一方只能据守几个心腹重城,这是自然之理,自古皆然!孤有什么办法!”

曹操原本没想说那么多,以他的脾气,这番话本该到“还用你提醒”这儿就收住的。

但是最近,他实在是心烦意乱,以至于他这种内敛深沉的奸雄,都稍稍有些转性,居然变得话多了。

这种情况,往年是极为罕见的,曹操素来多疑,他最怕自己内心的软弱被下属发现。可见如今曹操是真的被逼上绝路了,才变得言语愈发通达,不再遮遮掩掩。

司马懿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个变化,才微微松了口气,知道今天自己献策,是绝对不会被迁怒的。

他太了解曹操一贯的作风了,如果曹操说话依然惜字如金,那就说明他依然自信满满乾纲独断,不是属下能劝得动的。肯多说废话,就说明他的内心已经动摇了。

司马懿连忙躬身下拜,言辞恳切地补充道:“属下不是说无险可守时、收缩退兵不对。但请丞相细思,朝廷还能把太行以东之地,全部抛弃么?”

“放肆!”曹操听到司马懿触及了这个逆鳞,直接就拍桌子了。门口的侍卫也都竖起了耳朵,曹操真要是怒而下令,那些人就会冲进来把司马懿架走。

自从连续撤退崩盘以来,还没人敢和曹操说过这种话,没人敢提醒曹操“如果继续执行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战略部署思路,最后究竟要退到哪里才是个头。

现在,司马懿算是把这层没人敢捅的窗户纸捅破了。

确实,整个太行山、虎牢关以东,伏牛山、嵩山以南的土地,都是平原为主。偶有丘陵山区,也都可以被更大的平原所包裹。

而河、济、颍、汴诸水纵横交错,把河南河北大地分割,能让兵力优势的一方,无论怎么绕过坚城、大胆穿插,最后总能多多少少确保后勤。

或许睢阳、许县、邺城这样的顶级枢纽坚城,能够掐断敌军的后勤补给和运兵增援大动脉。但除了这几个城以外,其他地方又能如何?

更何况,曹操如今面对的形势,跟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同。

历史上,睢阳也好,邺城也好,这些节点之所以能彻底卡住进攻方的粮道和后勤增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敌方诸侯只是从单一一个方向打过来的。

举个例子,如果刘备完全在南,而曹操在北,睢阳这种地方就能彻底卡断北方诸侯南下或南方诸侯北上的粮道。

可问题是,现在刘备是从南北两个方向包夹曹操了。冀州的北部和幽州在刘备手上,两淮也在刘备手上。

当刘备的进攻路线如水银泻地遍地开花、他的补给路线也可以互相援护互通有无时。曹操按传统战略思路部署、去死守交通枢纽节点,其实际意义已经大大降低了。

这番话,之前别人或是不敢和曹操讲,或是如荀彧这般,虽然敢讲但荀彧本人并不太懂军略,荀彧是内政型尤其人事型人才。

所以,今天才轮到司马懿来点破。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司马懿对曹操有多忠义,而是他非常擅长揣摩人,尤其是揣摩自己的直属领导。

以司马懿对曹操的观察,他已经意识到丞相最近迷茫动摇了,而且刚才的投石问路,曹操的反应变得稍稍话痨了一些,这都让司马懿捕捉到了蛛丝马迹,知道是自己表现的好机会了。

曹操确实要保存有生力量,但他绝对没想过“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能付出丢掉整个虎牢关以东”这样巨大的代价。他只是年纪大了,哪怕依然老谋深算,但反应毕竟慢了些,很多不好的事情下意识会去回避,需要有人点破提醒。

司马懿便顶着压力硬着头皮阐述道:“属下当然知道丞相并非懦弱之人,怎么可能为了保存兵马就放弃整个关东?

但一味后撤,最终必然会渐渐滑向这样的结果,所以属下以为,朝廷当设想一个反击的计划,才不至于一退再退,军心茫然!”

曹操凝视了司马懿很久,见他语气神色很是恳切,而左右又无外人,这才语气森然地叹息:“这个道理,孤难道会不知道?只是一直不曾有机会。你倒是说说,具体该如何施为?”

司马懿内心暗喜,知道献策有戏了,连忙抖擞精神补充道:“自去年刘备入寇以来,其实朝廷大军,原本是能占据调度之利的,因为朝廷大军各处之间援护所需的时日、路程都更短。

而刘备居于外,其各军只能各自为战,不能守望相助,这一方面刘备是处在绝对劣势的。

只恨刘备兵马更多、粮草丰足,军械也更精良,所以虽然各部调度援护不利,却依然能占据上风。

更兼开战之前,刘备关羽张飞已经在淮北吸引住了朝廷主力,朝廷二十万人被拖在河雒、颍川、陈梁,不得抽身。以至于其他战场的朝廷兵马,面对有备偷袭的刘备军,便处在了绝对下风,大部分丢失的郡县,也都是在那些地方。

但是,如今朝廷的防线已经一缩再缩,偏远飞地几乎都沦丧了,兵马却保留得还算完好,除了张郃、高览部被几乎全歼,后续历战,各地守军稍有受挫后,都顺利撤退了回来。

所以眼下,只要朝廷再集结一次兵力,找机会出其不意揪住敌军某一路予以反击。而且要速战、野战、尽快分出胜负,那么局势或许仍有转机!望丞相明察!”

司马懿的方案比较繁冗,一时也说不完。不过曹操只是听了个大概,就已经知道司马懿的思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