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2 / 2)
这片阴影也不在旁边看了,往前走,上高台,又坐到了龙椅上。
没一会儿,谢星珩感觉眼前的光变亮了。
有个小太监给他点了蜡烛照明。
非常大气,是个三足烛台,摆了两个,光线非常好。
谢星珩心里有底了。
卷子好不好另说,这个皇帝看中他搞钱的本事,暂时不会为难他。
很好。
留他在京城摸鱼吧。
求求了。
谢星珩内心虔诚祈祷两句,然后继续答题。
第144章 第一甲,第三名(捉)
殿试三五日内便可出成绩。中试举人们考完,从东角门出去。殿内,受卷官们收卷,将试卷送去弥封官那里,弥封关防后,试卷再往掌卷官手里过,转送至东阁读卷官手里。
殿试由天子主持,殿试官的品级也随之拔高。
位于东阁的读卷官们,以内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翰林院等等上官组成。
今年共有十六位读卷官,包括了当朝文官集团的核心政要。
室内安静,只有翻阅试卷的“沙沙声”,和各读卷官在试卷上盖印留评级的轻扣声。
首席读卷官是内阁首辅霍钧。他年过六旬,头发半白,偏黑的肤色上,是一道道岁月留下的沟壑。
他的眼睛并未如大家对权臣的想象般,虽老却精。他双眼已浑浊,才过六旬,却老如七十,坐圈椅上靠着,没一会儿就打起了盹。
正当这时,室内有人“嘶”一声,从他那处传来的翻卷的“沙沙”声随之停顿。
周围其他读卷官们被这声音影响,朝那处看去,不过一瞬,就都默契的移开眼睛,继续阅卷,仿佛刚才的小插曲并不存在。
那人似早有预料,将手中的试卷放置一边,继续轮阅他人的卷子。
霍钧似已睡着,没被这动静打搅到。
殿试不会黜落中试举人,但要分次第。
读卷官们给每一份试卷盖印,上有自己的姓名及评级几等。
在殿试名列前茅者,卷子上盖印的头等、二等印章就多。而盖印四等、五等多的人,只能是三甲。
留卷不批的,多是有错误、策语不当的。
这份被放置到一边的试卷,就是策语不当。
他竟敢拿朝廷重臣来做例子,大肆讨论“贪官污吏”的处置之法。
简直胆大包天。
他们都听说了,昌和府丰州县,出了个特别会“办事”的举人。
他在家乡推广肥料之法,培养兽医人才,开展扫盲班、商务培训班。允许百姓们先拿鸡苗鸭苗甚至猪崽,养活变现了,再来补交低廉的费用。
他还大力培养技术性人才,不拘哪行哪业,但凡有手艺,都能大放异彩。
在他的影响下,丰州县在三年之内,由富裕县城,再朝繁华之地迈步。县城百姓不缺肉吃,乡镇百姓不缺蛋吃。
只要勤劳肯干,没有土地,也能另找差事,养家攒钱,脱贫致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