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沈万三就是个弟弟!(2 / 2)

加入书签

朱瀚可不会听沈万三的解释,直接对他说道:“你是商人,但你是大明最顶尖的商人,你除了推动大明商业发展的这一任务,也有其他义务,你在经商时要发挥你的带头作用,多多为百姓做贡献,而不是赚钱丰满自己的腰包!沈万三,你做生意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你的天赋是分不开的,但也吃到了大明发展的红利,利润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从百姓身上得到的?要学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赚更多没用的钱财。”

沈万三听到朱瀚的话,不由得点点头,诚恳的对朱瀚道:“英王教诲,万三铭记于心,今日受教了,请殿下放心,我一定发挥我的作用,带领更多的商人为我大明的发展建设做贡献。”

这只是开篇的聊天,自然还有后续。沈万三这个时候主动找到自己,必然有所求,朱瀚猜到沈万三打起了房屋改造的主意,但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询问他:“今天,沈老板来找我,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只是觉得这房屋改造的生意,只有赵老板一人在做,起到的作用并不算大,如果可以让更多的商人跟着进来,那就要快很多了。”

沈万三的反应,完全在朱瀚的预料之内,朱瀚没有说话,等待着沈万三来说后续:“殿下,房屋改造容易,但原材料太少,如果可以增加水泥和钢材的产量,可以更快的推进房屋改造的速度。”

这话说的在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搭建房子就是如此,想加快盖房子的速度,原材料的供应必须要跟上,砖石好说,不管在哪都能晒出砖石,大不了建几个砖窑来烧制也可以,但水泥和钢筋是硬通货,如今的产量还跟不上大明所需的进度,这着实是个大问题。

朱瀚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钢筋和水泥,如今大明的建设也很需要这些原材料,赵敏能得到这些东西,也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取出来一部分而已,原材料的生产太慢了。”

“对!”

沈万三很认同朱瀚观点。

他也知道以朱瀚的智慧,早就发现原材料不足的弊端,现在他就等着自己提出来呢。

想要拿到钢筋水泥,你们必须把钱先投出来。

这笔投资不是小数,朱瀚给沈万三挖出来一个大坑,沈万三明知是坑也得往里面钻,他苦笑着对朱瀚说道:“殿下,您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便是,我沈万三洗耳恭听,并且会按照殿下您的指示走,绝不偷奸耍滑。”

“哈哈哈,老沈是聪明人。”朱瀚大笑起来,对沈万三说道:“老沈,如今钢筋水泥产量不足,是因为这些物资被咱大明官府生产,如果从大明控股的企业中,买到钢筋水泥的生产售卖权,这不就可以扩大规模了吗?你们自行招募工人去生产钢筋水泥,官府则可以把更多的人投入到挖矿的行当中,一举两得不是么?”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正确答案,可朱瀚只要不说,这个答案就相当于不存在,说出来才算真正的答案。

沈万三赶紧在旁边拍马屁,可朱瀚并不想听:“行了,这个答案你难道想不到?不过是等着我说出来而已,你和周古山、赵敏来投资吧,具体怎么分我不管,但钱你和周古山来拿,想占得多,你就得投更多的钱。”

“……”

沈万三:我倒是想把所有的股份都占了,可也得你同意啊。

沈万三有实力把钢筋水泥民间化的投资都拿出来,可朱瀚设置了前提条件,周古山和赵敏都得加入其中,沈万三就算有再多的钱,他也不出去。

开什么玩笑,朱老爷会让大明头号商人成为某个行业的寡头吗?

不可能!

沈万三在朱瀚面前,就是个弟弟,朱瀚商业能力不弱于沈万三,而且有着领先七百年的商业知识,能够在各方面碾压沈万三,最重要的是,朱瀚在大明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者非常重的权柄,沈万三在朱瀚面前,哪里有可反抗的余地?

其实,发展房产行业也有另外一个好处:稳定大明的金融秩序。

随着大明的武力扩张,如今的大明真正是富甲四海,钱财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富,钱财骤然的增加,会让大明的钱越来越贬值。

所以,就要想一个办法,让钱有一个可以流通的地方。

房产,就是很好的一个储钱罐。

如今大明的人口有两亿多,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人口依旧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房地产生意,最少可以维持五十年的发展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无数金钱流入到房地产行业,这对稳定大明的金融秩序会有一个很好地帮助。

而且,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并不会让老百姓变成‘房奴’。

比如一个房子价值十个金币,百姓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利息,十年或者二十年把买房的钱还给房产商人,这就足够了,没有利息的房子为什么不值得买?而且还减轻了百姓身上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朱瀚回去以后,就把逐步放开钢筋和水泥生产的事情告诉了朱标,顺便给朱标普及了一下金融知识,朱标听到后虽然有点不明所以,但他却抓住了朱瀚话里面的关键因素:“叔,您的意思是说,如今我们大明的钱猛然增多,会让钱贬值,如果不加以控制,贬值的速度会非常快,百姓手里的钱就会大幅度缩水?而房产的开发,可以延缓百姓钱财贬值的速度是吧?”

朱瀚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道理,但这只是皮毛,以后你要和户部的人对如何维持大明商业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做到有序、可控。”

“我明白了。”朱标从谏如流,对朱瀚的话更是深信不疑,至于朱瀚可以从房产开发中获得多少利润,这一点朱标根本就没有想,朱瀚想要钱直接去倭岛的石见银山挖银矿去就是,一年八百万银币的产量,朱瀚根本不完。

朱瀚这么做,必然是为了稳定大明商业秩序,为避免造成金融危机,这次让身边的人去做生意,争取在爆发危机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将危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好,就这么干。”

朱标直接答应朱瀚,随后说道:“叔,这件事就不用先经过朝堂了,如今朝堂刚刚经历了空印案和粮税大案,人心惶惶不说,而且各地官吏缺口很大,我现在正在为如何派遣官吏发愁呢,所以这件事你来推动就是,等朝堂稳定下来后,朝堂再缓步介入。”

朱瀚听到朱标的话,认同的点点头,这人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官府的官吏。

想了想,朱瀚对朱标说道:“咱大明的科举考试要开始了是吧?标儿,你有没有想过,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良,从重文经向重策略转移?”

“叔,您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朱标立刻开心起来,对朱瀚道:“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咱大明养那么多掉书袋的官员有什么用?重策略才是大明科举之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