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节(2 / 2)

加入书签

总而言之,当上演员是因为偶然,签约经纪公司也是。

不过客观来说,邵耀觉得自己的演员生涯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波折。

除了《南乡子》那一次。

一直到今天,邵耀都记得自己当时畏惧进组的状态,虽然他依然喜欢表演,他却害怕接触其他合作方,害怕他所遇到的导演、演员和《南乡子》剧组那群人一样。

他并不是害怕那些人,而是害怕《南乡子》剧组的氛围,那会让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都毫无价值。

\t\t\t\t\t\t\t\t\t', '\t')('\t\t\t\t他想成为一个好演员,这难道是错的吗?

在他读书的时候,老师是这么讲的,在他刚出道拍第一部戏的时候,也有前辈演员愿意停下来给他讲戏,在邵耀心目中,对方是好演员的标准,他对自己会成为那样的演员毫无疑问。

--直到拍摄了《南乡子》。

如果《南乡子》剧组只是某一个人不好好拍戏,把台词改成数字和英文,邵耀不觉得意外,他之后的演员生涯见过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合作对象,爱耍大牌、发脾气、迟到酗酒的太多了,导演自然会管,但《南乡子》剧组里,被指责的反而是他。

那时候邵耀真的体验到了人生崩塌的感觉。

虽然他后来才品味出来,导演未必赞成这种行为,只是导演在剧组说不上话。

邵耀及时指出了对方的问题,反而将导演在剧组的尴尬境地暴露了出来,导演拿主演没有办法,却可以对付他这个小咖。

他就这么一直被针对,在剧组度过了一段噩梦般的时光。

对于现在的邵耀来说,那些针对已经不算什么,他现在很坚强,在娱乐圈里属于红的那一批,周围人都很友好,没有谁会找他的麻烦。

红了之后,周围确实都是好人,这话一点也不假。

陆煦属于邵耀没那么红的时候认识的朋友。

如果没有《尸声》那部剧的话,邵耀很怀疑,自己的演员生涯会因为《南乡子》而终结。

他现在一万次地庆幸,在《南乡子》之后他接到了《尸声》的剧本,开始了和陆煦的第一次合作。

邵耀当时并没有想到,陆煦会是改变自己一生的那个人。

他印象中的陆煦很能怼人,吵架从没输过,剧集的热度很高,虽然《天子》和《至尊》陆煦演的都是配角,对方却是两部剧中存在感最高的演员之一。

后来的《识骨之途》更是一夜大爆,直接把陆煦推向了圈内一线小生的位置。

这种又帅又能怼的类型邵耀一向敬而远之。

特别是陆煦太好看了,好看的人周围通常都很热闹→这是邵耀个人的定义,虽然他后来发现,自己对陆煦的定义完全是错误的。

总之,陆煦一看就和他这种脾气又硬又直、纯走演技派路线(自认为)的演员不是一条路子。

邵耀后来意识到,自己对陆煦存在误解,但从学生时代开始,那种特别好看的往往是人群的中心,《南乡子》的主角也是一样,对方在剧组制造出了孤立他的氛围。

虽然这个时候邵耀已经忘记了,他能当上演员,还能演《南乡子》这种偶像剧,他的长相也绝对不差。

一开始邵耀对陆煦存在畏惧。

后来是怎么改观的呢?其实两人是怎么渐渐成为朋友,细节邵耀已经忘了。

应该还是因为陆煦在《尸声》剧组展现出的演技太夺目了,让邵耀意识到,即使对方拥有一张比任何人都要出众的脸,对方依然没有放松对演员这份事业的追求。

邵耀佩服每一个演技出众的演员。

还有陆煦在剧组表现出的敬业态度——在那时候的邵耀看来,陆煦本该拥有全世界。

对方明明可以在拍摄期间呼朋唤友,过上那种“大明星”式的生活,可即使在休息的日子、即使在自己当天没有戏份的情况下,陆煦依然会来剧组坐一坐。

\t\t\t\t\t\t\t\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