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两场战争的结束(2 / 2)

加入书签

1988年4月14日,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在日内瓦由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签署了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这项协议规定,苏军将于1988年5月15日起开始撤军,在9个月之内撤完。

入侵阿富汗,使苏联在国内外陷入空前的孤立。在整个80年代,阿富汗问题是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为抗议苏军入侵阿富汗,中国、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联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在苏联国内,不断听到反对入侵的声音。在阿富汗,侵阿苏军士气涣散,士兵中甚至出现了吸毒现象。而阿富汗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更使侵阿苏军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1986年3月,新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出电报,强令卡尔迈勒到莫斯科“治病。”趁机一脚踢开卡尔迈勒,代之以前国家情报局负责人纳吉布拉。但是,纳吉布拉政权同样挽救不了苏联在阿富汗的最终命运。如今苏联终于决定放弃阿富汗,从阿富汗撤军。

对于从阿富汗撤军,会给苏联带来什么,李韦德懒得去想,他关心的是这会给阿富汗带来什么,又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机遇。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会给阿富汗带来怎样的变化,是走向和平还是继续动乱,李韦德现在还不敢肯定。虽然他倾向于阿富汗境内各反苏武装并不统一的状况会导致内战,但这不是他首要考虑的事情。李韦德所首要考虑的是苏军撤军时遗留的军火,这才是他现阶段所要考虑的第一目标。

通过伊夫琳和普京等人的关系,李韦德结识了目前苏军在阿富汗负责撤军任务的最高军事长官格拉莫夫中将,洽谈购买苏军撤离后所遗留下地所有军火。

其实对于在阿富汗战场的大多数军火,苏联方面出于成本的考虑。本来就不打算带走而准备抛售的,所以和李韦德这样的军火商自然是一拍即合。而李韦德之所以要找格拉莫夫中将,只是为了由他垄断这批军火,不让其它的军火商染指而已。不过这样对苏联方面也有好处,李韦德能全部吃下这些军火,也省了苏联方面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是想赶紧在阿富汗的泥潭脱身,回到国内的经济建设上去。

经过多天的谈判,在5月15日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之前,李韦德终于与格拉莫夫中将签订了协议,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独家获得苏军撤离后所遗留下的所有军火。当然这些军火是要分期交付,直到苏军完全撤离阿富汗。

不止这样,李韦德私下还获得了一大批从阿富汗战场退伍的苏联军人,由这些人正式建立了秘密的雇佣兵团暗箭。

这些苏联军人都是回国后就会或即将退伍,而退伍之后又基本上没有工作,又没有家庭拖累可以离开苏联脱离苏联国籍的军人。由这些经历过战场考验的职业军人组成的雇佣兵团,其战斗力自然很高,而手中握有这样力量的李韦德,以后在各个武装冲突地区进行军火交易,也自然安全了许多。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自然是得意洋洋起来,认为这是以苏联为首的华沙国家的彻底溃败,宣告着北约国家阵营必将获得最终的胜利。面对国际上这种情况,苏联并没有沉默,而反驳这样的言论,口舌之争自然没有多大效果,只有赤裸裸的显示其力量和武器装备,才是最强有力的。

1988年9月的范堡罗航展,苏联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参展。这是苏联第一次参加西方航展,也是此次航展参加国当中规模最大的国家。

而在这次范堡罗航展上,苏联首次对外公开展出了包括米格-29、tu-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在内的,很多苏联武装军队的最新式武器。特别在范堡罗航展的飞行表演中,米格-29只滑跑200余米即离地升空,从而证明航母“第比利斯”号甲板可保证该机有效起飞。

苏联在范堡罗航展所展出的新式武器和其表现,有力的回击了北约国家,使得国际上对于苏联不行的言论,暂时销声匿迹。然而苏联还能继续当他的超级大国么?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对此都报以不客观,其中包括李韦德。

苏联由阿富汗撤军没多久,中东的另一大战争地两伊战场,也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598号决议。最终在8月20日,两伊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标志着长达9年的两伊战争终于宣告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