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 2)
“陛下,现在推行科举制是否不妥啊,不是微臣看不起寒门,只是寒门受的教育着实有些低廉”中书令说的时候,眼睛还不忘瞥向大将军王。
大将军王顿时就怒了,中书令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很明显意有所指,大将军王出身贫寒,后来参军,显露自己的军事才华,替大夏王朝守着西北,后来陛下参军,大将军王投靠了陛下,一路扶摇直上,成了朝中的大将军王,率领武将和文臣分庭抗礼。
大将军王一生气,管他那么多,直接道:“陛下此举很对,普通民众也读了那么多年书,为什么做官却只能靠别人推荐,推荐还需要收推荐费,最后推荐的人也不一定是有能力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开放科举,选拔天下人才”。
“大将军王此言差矣,您当朝廷是什么地方,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吗?”吏部尚书一脸的悲愤,看向大将军王时,眼睛里充满了痛心。
“吏部尚书才要禁言呢?选拔天下有才之士,怎么就是阿猫阿狗了?咱们现在的推荐制度,官员都推荐自己亲近之人?可是亲信却不一定都是有能之人,一些酒囊饭袋还能当一地方父母官,着实让人心疼,可是那些有才有能的却找不到晋升之路,这才是让人最最心寒的,陛下开设科举,选拔天下有才之士,这才是于百姓有益的”大将军王的谋士,正三品的云麾将军站了出来,云麾将军也是有才之人,可惜家族败落,因为敌对方打压,找不到门路,只能参军做了一个谋士,好在后来被大将军王看中,向陛下推荐,他成了三品的云麾将军,如若当时开设了科举,或许他进入朝堂,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
“此话怎能这么说,寒门本就受教育的水平不高,进入朝堂,官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怎能共事”礼部尚书也开始反对。
“怎么就不能共事了?就你们推荐的人水平高,瞧瞧盛乾元年,洛阳新安县发生水灾,县令贪利,将朝廷赈灾的五万两白银全部装入自己的腰包,丝毫不顾及百姓的死活,后来洛阳官员一层一层的隐瞒上来,最后还是大将军王去洛阳游玩时,新安县百姓递交了万民书给大将军王,否则新安县的百姓到现在,还不知是何光景,就是因为这些官员,是更高一级的推荐过来的,一个个的怕担负罪责,所以一层层的隐瞒,最后才有了新安县的悲剧,陛下现在开放科举,选拔天下人才,就是为了探听天下更多人的声音,陛下是明君,有这样的良策,臣等自然拥护”云麾将军一番话说得正义凛然,如若文官坚持反对,这样潜意识就是说陛下是昏君,居然想出这样的制度来,直接将了文臣这边一军。
大将军王本笨嘴拙舌,见到己方基本已经能看见优势了,又开始出来挑衅,“云麾将军说的不错,记得那个县令还是吏部尚书推荐的,而吏部尚书又是中书令推荐的,怎么推荐人的时候识人不清呢”大将军王给了中书令一个白眼。
云麾将军笑了笑,科举制诞生对他们武将可没什么影响,他们武将本就是凭借军功晋升,一个人没能力,再有背景也没办法获得更高的官职,文官就不一样了,现在朝廷文官那边,都是被几个世家把守着,如若寒门进入朝堂,必定会先团结起来,一起对付世家,越来越多的草根进入朝堂,那时候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最后这股力量越来越大,肯定不会接受高官被世家把控,那么他们必定要开始对付把控朝廷文官权利的世家,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他们完全可以联合这些草根出生的官员,对朝廷重新洗牌。
“洛阳县令微臣承认是微臣看走眼了,但这是极少数的……”中书令开始解释,却被刑部尚书给打断了。
“中书令真是这样吗?礼部尚书推荐的都水使者,侵吞修建河堤公款,导致当年决堤,多少无辜百姓淹死,后又引发瘟疫,害得民心不稳,后吏部尚书推荐的国子监祭酒,收受贿赂,对高官之子,评价极高,对有才之士,却并未多少银钱打点的学子,评价永远是差,还有诸多按例,微臣身为刑部尚书,随意说说,都能说好几十起案件,中书令还是想说,这只是极少数”刑部尚书将领出生,很是刚正不阿。
中书令被刑部尚书一怼,一下词穷了,刑部尚书虽然是将领出生,但是人也很细心聪明,否者也不至于在这个位置上坐得稳。
“好了,争来争去也不是办法,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