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日子不好过(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五章日子不好过

送走了西雅图客人,李思明虽然想做周瑜,但是人家却不一定会乐意去做黄盖。弄不好,反目成仇就太不应该了。

“还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正事!”这是李思明的想法。

不过,李思明是清闲不下来的,身在美国伯班克的他,又迎来了一位香港客人,也是位熟人。不过李思明看到他,就知道他是有什么目的来的。

“最近日子不好过啊!”银都机构的林老板一见面就叫苦。

李思明将对方打量了三四遍,可是就找不出一点“劳苦大众”的样子,穿着颇为体面,本来就面相斯文,鼻梁上还架着一副考究的金丝边眼镜,这派头倒像一位“成功人士”,就差嘴里叼根雪茄了,这样的人,家里也会是揭不开锅的样子?

“您这不是寒碜我吗?大老远地跨过太平洋,就是来臭贫几句?”李思明不屑道,“有本事,你去纽约华尔街,对着那些股票经纪人说:我是个来自香港的穷光蛋,赏脸捐几个美元吧。”

“那种事我怎么会做呢?再怎么说也不能丢咱中国人的脸呢!”

“就你这副模样,要是去乞讨,估计会被别人送进精神病院。拜托!这乞讨是大有学问的,不是你这种人能干得了的。最起码这专业素质要有的,就你这造型,从上往下,从脚往头上,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也没看出你家里穷得已经没米下锅的样子!”李思明将林老板鄙视了一番,“你这样站在美国人民的面前,美国人都会无地自容,穿成这样还哭穷,还让不让人活了,那人家美国人只能都集体排队跳海自杀!”

“哎呀,虽然我现在还像个老板,可是如今这日子没法过了?”

“为什么?”李思明问道。

“现在北京正在和英国人谈判,香港人心浮动,股票、房地产市场下滑,特别是港币不断贬值,现在人们都忙着移民或者转移资产。”林老板诉苦道。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她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香港总督尤德爵士等人陪同下,从日本飞抵北京,与中国政府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举行正式会谈。撒切尔是携着马岛之战的八面威风,来到北京的,那场战争之中,英国人不怕舟车劳顿,跨过大洋,在别人家门口轻易地取胜,仿佛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那日不落帝国昔日的荣耀。她曾问将军们武力“保卫香港”的前景如何,但左右皆愕然摇头。

不过,这个主权问题北京早就限定了底线,中国政府领导人的明确表态,使撒切尔夫人沉不住气了,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正式会见一开始,“铁娘子”就摆出强硬的态度,抛出“三个条约有效”和“维持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两上自以为得计的“招数”,宣称:有关香港三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无法抹煞这一事实,既然条约仍然存在,就必须遵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破坏香港繁荣,要使香港繁荣得以维持,英国人治理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所谓香港前途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以英国治理为前提。

但是中国人不给“铁娘子”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使她真有点出乎意料。这位一向注重仪表,举手投足非常得体的全球最著名的女政治家会谈后走下人民大会堂台阶时,一脚踩空,跪倒在地。在她身旁的港督尤德和英驻华大使柯利达连忙将她扶起,幸得无恙。

由于英方仍然坚持“主权换治权”的立场,会谈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局。英方并打出“经济牌”、“民意牌”、“英人参加香港行政管理牌”以及所谓“驻军牌”等对中方施加压力,进行讨价还价。香港人心浮动、股票、房地产市场下滑,特别是港币不断贬值,港英当局不但不采取任何措施稳定局面,反而推波助澜,港府财政司彭励治宣称,中国在谈判中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了港币的表现,除非中国有明确的表示,否则港元的弱势将会持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竟然说,由于香港前途不明,正面临重大的金融和政治动荡,英国为了香港人利益才与中国谈判的。言外之意是中国不为香港人的利益着想,导致了港币贬值,金融动荡,把责任推到中国政府头上,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由于英方大打“经济牌”,港人心里笼罩着阴影,许多人一清早到银行排队把手头的港币换成美元或黄金,一些外资银行也大量抛售港币,使港币从1982年7月汇率由1美元兑换5.913港元跌破7港元,并且还有继续跌下去的趋势。市民人心惶惶,不但急于抛出手中港币,把港币存款转为外币存款,甚至将美元存款兑成美元现钞。有些商店开始以美元售货,拒收港币,市面并出现抢购日用品风潮,商品供应一向十分丰富的香港,有的超级市场,大米、花生油等生活必需品被抢购一空,并流传银行不稳的谣言,香港金融体系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

“这个啊?不过,这好像跟你这个电影公司老板没多大关系吧?地价下滑,不是你我的错,咱们都没损失一分钱;港币贬值,也不是你我的错,咱没有心理负担;香港被割让,更不是你我的错,那是老祖宗的错,收不收回,也不是你我所能决定的。我要是能让港币保值,那我还在这里混着干嘛!”李思明笑道。

这倒提醒了他,他手上还有一些港币,这下一定损失不少。俗话说,这隔行如隔山,这金融方面的事情,他一向不敏感,也没什么概念,不像那些跟这行打交道的人,稍有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般逃跑或者乘虚而入。不过他对香港的未来倒是充满信心,要是投资未来,一准赚了:英资公司撤了,还有那乡土生土长的二等公民纷纷移民,倒是一个机会。只买土地等不动产,不失为一个发财的机会。只可惜,一是他不懂行;二是没专业人来打理;三是要是有哪怕一个亿美金就好了。

“怎么没关系,我们公司放在银行里的财产,一天天地缩水,我能不急吗?”

“那也是你们香港有钱人的事。跟我们穷人没关系!”李思明轻笑,“我根本就不信你们公司的港币资产没有兑换成美金!”

“话虽如此,但是商人总得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和增值吧?”

“这好像是英国佬的事情吧?我又不是英国首相或者香港总督,你找我干嘛?”李思明道。

“听说你和曾智先生在这美国人的地盘干得不赖,能不能让在下也分一杯羹?”林老板绕了大半圈,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上次他没能入股,现在看来真是失策。

“你说这话,可真没良心!”李思明愕然,“你说说看,你从我这赚了多少钱?什么是没本的买卖,你这就是!”

林老板不提这事还好,李思明还当他是个同胞兼政治认同者,不把他当外人看。他一提这事,李思明只能把他当成一个奸商,还是那种不需要付出一点代价的那种。李思明的两部电影都将亚洲的发行交给了他,特别是在大陆的版权,他不需要付出一分钱,都是尽赚!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再说了,我们也没让你太吃亏,这不,刚刚替你的电影获了一个奖。”

“什么奖?”李思明奇怪了,自己的电影参评他怎么会不知道?

“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林老板笑吟吟地道,好悬没让李思明将喝到嘴里的茶水喷出来。

这一年《咱们的牛百岁》等三部影片获一等奖,《血,总是热的》等片获二等奖。而香港银都机构引进的由上海译制片厂译制的《肖申克的救赎》则获得了译制片奖。

“这跟我可没关系,就连这对我来说是虚假的荣誉,也是你们的!”李思明笑道,“要实事求是嘛!”

林老板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却没表现出来,要不然就不会被李思明称为奸商了。事实上,李思明影片的亚洲市场宣传费用都是他付的,当然还包括大量的人手。不过这得到的和付出的严重不成正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