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厢兵(2 / 2)
四天后,英宗赵曙在福宁殿中心情非常愉快的便把那条作为彩头地犀带赏赐给了宰辅韩琦,一条价值三十万贯的犀带可以供一万厢军一年的兵饷,虽然昂贵但在赵曙的眼中,这条珍贵的犀带与王静辉的策论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若是能够解决厢军地出路,哪怕不能给朝廷盈利,只要他们自己能够养活自己,那节约下来的军费足以让不堪重负的大宋财政喘上一口气。
不过英宗赵曙看过策论后也注意到策论中王静辉的警醒之言,所以才耐住性子先不实施,而是派人再去楚州走一趟,这次是拿着英宗赵曙的圣旨去的,要求王静辉尽快赶到汴都开封进宫面圣!
接到这份圣旨,王静辉先是通知了蜀国公主,让她收拾一下准备和他一起北上去汴都。现在已经进入了腊月了,王静辉想让蜀国公主随他去汴都后,让她在那里过春节,蜀国公主身为皇室,温婉贤良,王静辉知道她是第一次离开亲人随自己到汴都以外的地方来生活,生怕她因为思念亲人而感到寂寞,所以这次去汴都见自己的老丈人,顺便也把蜀国公主带上让她和家人团聚过春节。
第二件事便是让人现行会汴都给徐氏报信,让他们准备几件新奇玩艺,到时等他和蜀国公主回到汴都后,好把这些东西带进皇宫,用来搞好后宫关系,这可是王静辉一直都很注意的事情。尤其现在后宫的老大是曹太后,还有二号人物自己的丈母娘高皇后,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可是非常有名的皇后和太后,高皇后甚至有“女中尧舜”的美名,而曹太后更是现在赵宋宗室中说一不二的人物,和她们搞好关系对于王静辉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天王静辉和蜀国公主便坐船北上了,楚州的政事交由他的副手通判薛向之来代理,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也就是平时一些例行的公务,相信薛向之一定办得妥贴。一路乘船离开楚州后。王静辉的心中虽然已经想到老丈人召见自己地原因。他也曾经过细致地思考准备了应对的策略,没有公事地繁忙。自己也是难得的轻松的几天,便在路上陪自己的娇妻来赏雪作词,或是和她下棋聊天,这船上地几日让他过的好不自在。真希望能够晚些到达汴都。
虽然王静辉这几天在船上的生活过的十分惬意,但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流失的太快。四天后,王静辉和蜀国公主便到达汴都开封的驸马府,由于舟车劳顿,蜀国公主便先去休息了,而王静辉则是让管家王福捎信给徐氏,说自己已经到了。
没过多久,徐氏的李管事便登门拜访了,双方寒暄了一阵后,李管事便将按照王静辉提前捎来信件准备送给后宫的礼物拿出来让他过目。徐氏本身就是汴都开封闻名百年的珠宝首饰店。再加上王静辉把玻璃地制作方法交给他们来打理,随着双方利益越来越纠缠在一起,王静辉既然提前给信说要让他们来准备礼物送给后宫的人,徐氏自然不会对此马虎,立刻挑选工匠进行赶制他所需要的礼物。
名贵的珠宝首饰在短短的两三天里自然是做不出来,但徐氏有很多压店的精品货色,所能赶制的小礼物便是围绕玻璃制品所精心准备的。李管事这次带来地东西自然是精品,除了几件徐氏珠宝压店的精品珠宝首饰外。就是那些临时赶工的玻璃制品也是精美异常,徐氏现在已经将自己所擅长的珠宝加工手艺和玻璃制品柔和在一起,再也不是王静辉想象中的那些简单的玻璃制品了,把这几件玻璃制品就是放到二十一世纪,那价值也是不菲,他真是不明白徐氏是在这样落后地条件下是怎么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玻璃制品的。
王静辉说道:“珍泉兄。这次真是感谢你和徐老的细心安排了,我也是前几天刚刚接到圣命入宫面圣的,真是没有想到你们能够准备出如此精美的礼品,真是难为你们了,这笔帐就算在玻璃作坊分红当中,你回去后代我感谢徐老了!”
李管事并不在乎这些礼物的价值,自从和王静辉合作后,玻璃制品在徐氏的手里犹如攻坚利器,用来开发市场那是无往不利,生意比之两年前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连辽国的南京都有徐氏的分号,在大宋分店自然是遍天下了。最让李管事放心的便是王静辉不是贪婪之人,和他合作没有被吞并的危险,甚至对于双方而言,徐氏几乎是在全盘接手王静辉那庞大家产的管理权,这让双方都获得了极大的信任感,这次准备礼物虽然有些费神,连辽国那边的货都受到了影响,但有王静辉这两句感谢的话后,李管事心中也是得意非凡。
小李慎也随王静辉一起回到了汴都,王静辉向李管事详细介绍了李慎最近学业情况,然后夸奖了一番:毕竟李慎是他手下的天才儿童,这样学生恐怕到哪个老师手上都是钟爱非常,他王静辉也是一样。
李管事也对王静辉细心照顾自己儿子的学业和生活表示非常的感谢,毕竟王静辉现在在读书人圈子里面的人脉广泛,苏家父子三人可不是谁都能够得到其细心指点的,而正是由于攀上了王静辉这颗大树,才会给李慎以接近这些当代大家的机会,对此李管事也不禁为自己当年的决定而感到自得。王静辉让李慎随李管事回徐氏,等到过年后便随蜀国公主一起乘船南下,回到自己的身边。李管事听后也是非常高兴的把李慎带走,好让徐老也跟着高兴高兴。
大宋治平三年腊月初十,英宗赵曙和韩琦、富弼等人在福宁殿里开始了对王静辉新一轮的疲劳轰炸,王静辉在殿上对答入流,这就是面圣的好处了,他可以不必在乎策论的篇幅,详细阐述了他对厢军的未来出路问题的一些想法。尽管这些想法有很多还不成熟,但英宗赵曙等人可以感觉的到:困扰朝中群臣的厢兵问题,似乎在王静辉这里好象并不是什么问题,这让他们心中感到非常兴奋。
既然把王静辉招来了,英宗赵曙他们就必须从他的嘴里掏出点什么东西来,这种急躁的情绪让王静辉感到有些不满意,但仔细一想到现在宋朝所面临的财政危机,便理解了赵曙等人迫切降低朝廷支出的想法。大宋目前的三大弊政:冗官、冗兵、冗费,其中冗费是前两者派生出来的,冗官问题是个刺猬,虽然想急于解决,但这个问题就是连英宗本人也不敢轻易下手,怕招来无尽的骂名。冗兵问题则是王静辉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初步想法了,如果能够解决或者减轻冗兵问题,那解决三大弊政问题也就算完成一半了。
第九十一章厢兵在线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