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极限战机(2 / 2)

加入书签

转折出现在25年7月份,沈飞地为其下一代战斗机研制的风2o动机基本上完成了设计,而哈飞当时也得到了两台样机,随即游隼团队就确定用风2o作为新式战斗机的动力系统。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全面设计工作。

风2o的输出功率不比金鹰用的风18大多少,仍然为22缸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4oo马力。而该动机最大的特点是,其总重量比风18轻了两成以上,而且其机械式增压系统是重新设计地,在5ooo米高度上的输出功率只比海平面上少15o马力。即使到了95oo米的高度,其输出功率也能够达到18oo马力。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果,而且以风2o核心为基础研制的风21动机是下一代轰炸机的基本动力。

实际上,海军对动机的高空性能并不是很重视,在实战中,海军的战斗机多半是在5ooo米以下的高度上作战地,很少有战斗机会飞到5ooo米以上的高空与敌机战斗,特别是舰载战斗机,更是主要集中在中低空活动。因此动机地低空与中空性能才是最重要的。而沈飞搞的风2o确实有点走偏门,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重量轻。而且修改了汽缸的布局,减小了受风面积,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对飞机设计师来说,更小的受风面积,可以让设计师能够更周到的考虑到战机的气动布局,而不是仅仅在动力上做文章,而无法像6航那样用更优秀的气动布局来弥补性能上的不足。从这一点上来看,正是风2o的诞生,最终催生了帝国海军最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

游隼的全面设计工作在26年初就完成了。此时金鹰的修改设计工作也完成,而且海军已经下达了订单。显然,游隼的度仍然慢了一步,没有能够在海军安排26年订单的时候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错过了在26年投产的机会。金鹰在装备部队之后受到了不少的好评,直到26年中,也就是颜国忠准备攻打澳洲的时候,p51d次出现在了太平洋战场上,到此时,帝国海军才现,美国人搞出了性能更好的战斗机,金鹰很难在性能上压倒p51d。结果,在26年6月初,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直接与哈飞联系,要求哈飞在26年底之前必须完成游隼的设计。

这实际上就是海军已经开始考虑订购游隼了,收到这一消息的哈飞,以及游隼团队自然喜出望外,他们差点就因为错过了26年初的机会而放弃了游隼,真可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最后的关头,敌人的先进战斗机拉了游隼一把,让这种命运坎坷的战斗机终于走上了最后成熟的道路。

哈飞在七月底就把具体的设计指标交给了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当时颜国忠给谈仁皓他们的就是这份文件的副本。而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将设计指标到战区司令部,主要就是让战区司令部的负责人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确实是否要对其设计性能做出修改,这样才能让哈飞在完善设计的时候尽量照顾到战场上的要求。当然,新式战斗机的设计指标肯定是绝密的,至少在游隼正式投产与列装之前,海军不会公布其设计细节,以避免敌人针对性的设计出更好的战斗机。

在这份设计指标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最大度,游隼的设计最大度将达到42o节而就谈仁皓所知,p5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的度在如节左右,而美国海军航空兵新装备的f4u的度还不到如节。最初,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也只要求游隼达到第一种4oo型战斗机,如果有必要,以后还可以继续提高,可从一开始,哈飞就将目标定为了42o节,保证在服役的时候全面领先敌人的所有战斗机。

可以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设计计划,连谈仁皓都不敢相信游隼能够达到这个度。就谈仁皓所知,德国人正在搞的一种采用了新式动力系统的神秘战斗机的度也不过就45o节左右而已。如果游隼真能够在飞上天空的时候就达到42o节的度,随着改进型的风2o出现,说不定还能够达到更高的度呢。那么,以42o节的度飞行的游隼肯定将主宰太平洋的天空。

哈飞的野心是很大的,在26年中期还启动了用风2o做动机的两种新式轰炸机的设计工作。当时海军并没有提出新式轰炸机的设计要求,显然,这是哈飞自行投资的设计,如果能够最终赢得海军的订单的话,那么哈飞的所有生产线都将24小时不停地运转了。

看完了这份文件后,谈仁皓也不得不佩服那些帝国的工程师,同时他也不得不相信,在很多时候,帝国确实没有将真正的潜力挥出来,而等到帝国的所有实力都爆了出来的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帝国的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