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1 / 2)

加入书签

1840年6月,中国广州海面上出现了一支英国舰队。

全权代表懿律,副帅义律,率领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到达中国广州。

懿律并没有打算与清朝消耗,反而是想迫使清朝答应英国的条件,所以便驶离了清军守卫森严的广州。

这就惨了。

是清朝惨了。

因为在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加强了这一带的海防,并在尖沙嘴、官涌等处新建炮台,虎门添建300门炮台。

但英军没有意欲在广州打仗。

清朝的布防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懿律带领着船队一路北上。

7月2日,去到福建厦门。

英国船队举白旗,表示非战之态度。

懿律希望递上外交大臣巴夏礼写给道光帝的信件。

清朝守军拒绝。

更向英军开火。

懿律决定不在这里跟清军耗时间,继续北上。

7月4日,英军驶达舟山群岛,即在浙江省东北部东海海域。

英军要求清军投降。

清军拒绝。

7月5日下午2时,只用了9分钟。

英军便摧毁了清军的兵船和岸炮。

清军总兵张朝发中弹身亡。

定海知县姚怀祥投水自杀。

英军登陆舟山群岛上的定海。

定海失陷。

7月20日,英军尝试在宁波、镇海递上巴夏礼的信。

但仍遭到清军拒绝。

8月,英军继续北上,直逼天津大沽。

道光帝知道定海失陷,英军直逼天津大沽炮台,大怒,大骂林则徐:

「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筹办夷务始末》)

意思即是,要你断绝与外国通商,又办不成,要你逮捕相关人士,又捉不了人,今天反而给我制造更多麻烦!林则徐!朕这么信任你,你对得起朕吗?

道光啊道光,你可不要「打完斋唔要和尚」,即英文的「危险过了,上帝就忘了。上到岸了,就不再祈祷」,林则徐被派到广州处理鸦片,你也是有份答应的!

另外,道光帝容许直隷总督琦善在天津大沽接收英国信件。

「如该夷船驶至海口,果无桀骜情形,不必遽行开枪开炮。倘有投递廪帖情事,无论夷字汉字,即将原禀进呈。」(《宣宗成皇帝实录》)

琦善看到英国人的船坚炮利,本来则不想打仗,知道自己也打不过,正好道光帝也想看看英人的信件,所以琦善认为一切都好办了。

琦兄首先写了信给道光帝,前半部分大骂林则徐怎样不好,后半部分则呈交英人的要求。

接着,琦兄安抚英人,说什么都好商量,之前广州禁烟一事,是林则徐措置失当,清廷会安排好赔偿,以后英国人可以继续到中国做生意,一切都好商量。

懿律听后,觉得琦善也是知情达理,懿律反正就不想在北方打仗,而英军在北方也因天寒而多病,于是懿律便带英军会广州候等道光帝回复。

道光帝听到琦兄凭著「三寸不烂之舌」便安抚好英军,不费一兵一卒,觉得他立下大功,马上革了林则徐的职,由琦善接任两广总督,并出使钦差大臣。

不得不说,琦善真的是外交人才,他的面面俱圆,使双方暂且都搁置争议,得到满意。

话说道光帝收到巴夏礼的信件后,认为英人只是想为之前的在中国的英国侨民讨个公道罢了,那这样就易办了,不需要打仗,只要换走林则徐、恢复贸易便可解决问题。

不过,道光帝和琦善却小看了英国的狼子野心。他们这次来,并非仅仅赔偿和道歉就解决到问题,还希望清朝割让海岛和平等外交。

但天朝大国怎会与其他蛮夷平等外交?更何用说割让土地?

稍候道光帝和琦善将会遇到麻烦。

过了四个月,1840年12月,广州。

懿律生病,义律作为英方全权代表。

琦善为两广总督、钦差大臣。

义律:我们提出的条件,你们接受不?

琦善:请稍等一下,我们还在商量??

义律:商讨什么?都几个月了,要不就全部答应,要不就开战!

琦善:且慢且慢!我们愿意赔偿的??

义律:那割让海岛呢?

琦善:那倒有点困难??圣上不允许??

义律:那这样吧!你给我们增开厦门、定海为通商口岸,那就不需要割让海岛!

琦善:没问题,万事好商量!容我先请问一下陛下,再回覆你!

(道光帝回信:英人「凶心未已,诡诈多端」!他们还未撒出定海!开什么港口?)

义律:怎么样?肯增开通商口岸吗?

琦善:(眉头一皱,心知不妙,皇帝不肯答允)没事,万事好商量!我还在请示圣上呢,请稍等一下吧!别急。

(一个月后??)

1841年1月7日。

义律:还没有回复?你们是有心拖延是吧?我没法再等了!那我就先兵后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