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危机四伏(御书房商议来自皇帝的威胁)(1 / 1)

加入书签

御书房内,灯火微明。

从进门到现在,钟玉跪在地上已有半炷香左右的时间,但回应他的始终是翻阅奏折的响动,以及那听不出喜怒的呼吸声,仿若悬在头顶之上的一把利剑,不知何时会掉下来,将他迄今为止的一切努力都搅成一摊烂泥。

可面对这死一般的寂静,和这明显是敲打的帝王威慑,他怎能做这破局之人,有时候,太敏锐会显得过于张扬,懂得规避锋芒才是伴君之道。

终于,在最后一道折子批完过后,皇帝将笔墨放置一旁,像是才想起他还跪着,悠悠道:“瞧朕这记性,一批折子就忘了时间,竟让爱卿在地上跪了这么久,快平身吧。”

“谢陛下。”

钟玉此时腿脚酸麻,不便起身,但碍于皇威和自己的颜面,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硬撑着站起身来,得体规矩地行了一礼,又开口问道:“不知陛下深夜召臣前来,有何要事?”

“爱卿何以如此心急,跪了这么长时间,怕是口干舌燥了,先喝杯茶润润嗓子吧。”

皇帝一声令下,门外立刻就有小太监端着茶水走进来了,但并未放在一旁的桌椅上,而是直接送到了钟玉面前,客气地说了句:“钟大人,请用茶。”

当那滚烫的热气从杯中飘散而出时,钟玉已看出皇帝赐予自己这杯茶的用意,在谢恩过后,便径直接过了茶杯,纵是被外壁烫到手心通红,也没有松手的打算,就这样喝下了一口,从头到尾都没露出半点不愿的模样。

“好,”皇帝的目光停留在他镇定自若的神情上,轻笑了一声,示意太监将茶杯取回,又用褒扬的语气说道:“钟爱卿不愧是朕看重的人,聪明,识趣,也能为朕分忧。”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只求能为江山社稷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钟玉放下手时,皮肉灼痛到几乎失去了知觉,想来是必定会起水泡了,但如今这情形,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只担心此次入宫所为之事与万呈安有关,所以一言一行都相当谨慎,不敢露出半点破绽。

“爱卿向来谦逊,朕心中有数,”皇帝从书桌那边过来,手上还拿着一封被拆过的信,走到钟玉近前时,御书房的门已然关上,只剩下他们二人了,“所以,有些事必须交到你手上来办,朕才能安心。”

他用仿佛能穿透人心的眼神盯着钟玉,将手里的信件递了过来,又微微一笑:“也希望爱卿,莫要辜负朕的信任才好。”

“臣受命于陛下,自当全力以赴,不敢有负所托。”

钟玉此刻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能在这关头违抗圣命,只得按照规矩接下了,可打开信件后,里面的内容却让他原本镇定的神情发生了变化,眉头也渐渐拧紧了,忍不住开口道:“陛下,这是……”

“如何,觉得不可思议吗?”

皇帝见他已将信看完了,伸手拿过来,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烧起来的火光道:“这就是朕敬仰多年的好皇叔在边疆做出来的事,每一件都让朕治他一个大不敬,判死罪都算是轻的。”

随着信的边缘逐渐燃尽,化作黑灰散落在托盘之上,他的声音也在钟玉耳边再次响了起来,“可京中兵力不足,从其他地方召集兵马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而淮南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将期限定在一月之内,料定朕在此期间轻举妄动,也必然会应下他的要求,将万呈安当作人质送去塞外。”

钟玉这时才感觉到手心的灼痛感,呼吸也在这一刻凝滞了,继而回道:“但若真这么做的话,岂不落入了他们的圈套当中?”

“这一点,朕自然也明白,”皇帝轻道:“淮南王这两年按兵不动,一是为求稳,放长线钓大鱼,二是因罪臣万氏之子尚在京中,不敢轻举妄动,万呈安,现在是朕手上唯一能用来制约他的筹码,就这么轻易地给了,只怕上一秒把人送出去,下一秒淮南王的军队就要开始攻城了。”

听到这里,钟玉心中顿感不妙,疑道:“陛下的意思是?”

“爱卿为何如此心急,朕还没说要怎么处置万呈安呢。”

皇帝望着他的眼睛,意味深长地笑了:“看来,你同他这两年的相处,并非全然没有感情啊。”

“陛下,臣……”

“旧宅的事,朕都看在眼里,”不等钟玉解释完,皇帝就打断了他的话,看似宽宏大度地说道:“但只要不涉及朝政,令爱卿乱了本心,偶尔放肆一回又能如何,臣子是人,亦有七情六欲,所以不管你对万呈安到底抱着怎样的看法,都不会影响在政事上的判断,这才是朕想要的忠臣与心腹,相信钟爱卿定然能做到这一点,将私欲和公事区分开来,尽心尽力地为朕效劳的,对吗?”

钟玉心头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到此时已不敢轻易应下,只得半跪下来,郑重道:“臣下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爱卿是聪明人,怎会不明白朕的意思,现如今朝廷最需要的,是既能拖延时间,又不会损失皇家颜面的法子。”

皇帝一边说,一边慢慢走到了窗外,看着宫中的夜色,缓缓道:“其实,在爱卿来之前,朕就想到了两种对策,一为攻心,前朝便有过这样的例子,当年燕帝被困邺城,城中人质唯有敌方大将的爱子,为逼其退兵,他斩下其子的手臂送到城外,果然引得对方士气大乱,继而又以其子性命要挟,争取到了三日期限,等援兵赶到以后,打了一波漂亮的翻身仗,不失为效仿的良策。”

“不可!”

钟玉陡然间乱了心神,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规矩不规矩,满脑子里都是万呈安在血泊中痛苦不堪的神情,连忙制止道:“陛下,此计需慎重考虑,淮南王不比当初的辽军大将,他膝下无子,不一定有那么顾念亲情,再说万呈安也并非他的血脉,只是故人之子罢了,若贸然行事,恐怕会激怒于他,到那时,说不定连谈判的余地都没有了,对京城来说,岂不是得不偿失?”

闻言,皇帝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又道:“那就只有其二,怀柔之策可选了,钟爱卿,三日以后,朕要你带万呈安前往大辽边境,在那里与淮南王的人会合,但要记住的一点是,不必藏着掖着,动静要闹的越好,你只负责送人,至于交易完成过后,人会不会在契丹人的地盘安然无恙地跟他们回去,那就是他们该操心的事了。”

话音落地,钟玉的脸色就变得微妙了起来,立刻回道:“陛下,大辽边境常年动荡不安,以此为交易地点,恐怕不妥,万呈安腿脚不好,本就不适合长途跋涉,依臣之见,不如……”

“听爱卿这意思,是准备要抗旨吗?”

皇帝转过头来,直直地盯着他,神情虽没什么变化,但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却莫名让人不寒而栗,连御书房的空气也因此凝固了几分,在沉默中感觉到了窒息的滋味。

“是臣失言了,望陛下恕罪。”

说完,钟玉再次长跪了下来,但并未像从前那般顺从领命,而是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磕头请罪道:“但此次边境之行,臣实难受命,为求稳妥,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切勿因小失大才好。”

“这么说,爱卿是不愿意照朕说的话去做了?”皇帝的眼神冷了几分,一步一步地朝他走了过来,停在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道:“为一个罪臣之子,拿自己的前途做赌注,值得吗?”

“臣为陛下考虑,绝无私心。”

钟玉仍长跪在地上,不肯抬头,看起来相当执拗,连半点回旋的余地都没给自己留。

见此情形,皇帝沉默了一会儿,什么话也没说,就从他身边走了过去,到门口时,才将外边侍奉的宫人喊了进来,在吩咐的同时,转头看向了钟玉,一字一句地说道:“传朕旨意,钟大人入宫之际感染风寒,高烧不退,特命其留宿宫中,由太医诊治,期间不得离宫。”

钟玉怔然间抬起头,在这扇门即将关上之际,从缝隙中看到了皇帝似笑非笑的神情。

“等钟大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痊愈了,什么时候能出宫了,再来向朕禀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